影音★【有影】台灣首例!30歲男挨針一周後爆血栓 衛福部認定打AZ疫苗害的

匯流新聞網記者 陳鈞凱 韓羽婕 王聿瀠 李文成 羅偉哲/台北報導

國內接種AZ疫苗以來,出現首例官方認定的打疫苗引發「血栓」副作用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表示,該名個案為30多歲男性,於5月12日接種第一劑AZ疫苗後,陸續出現頭痛、腹痛不適,抽血還發現血小板低下,被判定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成為台灣首例TTS個案。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該名30多歲男子,5月12日接種第一劑AZ疫苗,隨後先出現發燒等常見的身體不適症狀,並於3日後逐漸緩解。

不過,到了5月19日,李秉穎說,男子仍持續出現微燒、持續頭痛、腹痛等症狀,就醫經抽血檢查後,發現血小板低下,D-dimer異常升高等,同步影像學檢視頭部、腹部雖未發現血栓病兆,經臨床研判依TTS臨床指引及時診治,目前血小板值恢復中,狀況穩定,症狀已改善並轉至普通病房持續觀察中。

ACIP隨後於5月31日召開專家諮詢會議針對這起個案進行討論,專家審查符合布萊頓合作組織(Brighton Collaboration)病例定義,研判為國內首例TTS個案。

李秉穎指出,截至目前為止,國內AZ疫苗已接種46萬1647人次,這是國內首例TTS個案,發生率為百萬分之2.1;其他國家,如英國接種第一劑後TTS發生率約百萬分之12.3(截至5月1日),歐盟則為百萬分之6.5(截至4月4日)。

專家會議也建議指揮中心應持續監測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事件,並建議符合接種對象的民眾仍應配合疫苗供應進度,接種疫苗。

指揮中心呼籲,接種AZ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一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

照片來源:翻攝自網路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死亡沒降、確診暴增!單日+549例、12死 陳時中反口「疫情沒降」

家長快看!三級警戒期間不送托 6千元「托育補助」可照這樣領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我們都知道含糖飲料很肥,但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對我們的身材能造成多戲劇性的影響。國外一名擁有勻稱肌肉身材的男網友現在就來親身示範:一天十瓶可樂,一個月後究竟身材能夠有多崩壞呢?有圖有真相,這名原本相貌也算堂堂,身材也因為勤上健身房的習慣而頗為健美的美國一名男子,現在就犧牲自己為大家找解答:究竟可樂有多...

閱讀詳情 »

動作分析拍攝地點:碧潭練習場 拍攝時間:10月22日內容指導:呂西鈞高爾夫球推廣中心彭怡千動作分析師/教練提供 駐站教練彭怡千(Terry)‧國立成功大學運動生物力學碩士 ‧運動生物力學、高爾夫動作分析、高爾夫體能訓練 ‧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認證B級教練 ‧揚昇高爾夫球場培訓隊教練 ‧體委會高爾夫項目...

閱讀詳情 »

罹患巴金森氏症的病患,長期服藥後,易產生異動症及開關反應,生活受到極大困擾,台灣健保署宣布,自104年1月1日起將「深層腦部刺激器」納入健保給付,預估1年約有150人受惠,患者可少支付46萬元左右。巴金森氏症是運動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主要因中腦黑質體中製造多巴胺(dopamine)的細胞退化所造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