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專利加持!活性蛋白微晶球 激活幹細胞不是夢

【有影】專利加持!活性蛋白微晶球 激活幹細胞不是夢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激活幹細胞有可能嗎?有了科技和專利的加持,讓人變得更年輕、更健康不再是夢想。

宜蘭大學教授林佳靜表示,根據國內外再生醫學的臨床研究,活化CD34造血幹細胞,可達到身體機能的修復,藉由微晶球專利技術的包覆,可讓CD34活性蛋白順利通過胃酸被人體吸收利用。

虞希正醫師表示,人體機能老化的關鍵乃因幹細胞老化、失去活性,尤其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是身體最大再生泉源,造血幹細胞幫助人體製成各器官的細胞及免疫細胞,具有修復能力。

幹細胞療法價格非常昂貴,且自體幹細胞回輸,也會因體外培養的過程,影響幹細胞特性改變而存有風險。林佳靜指出,CD34活性蛋白微晶球專利技術,是利用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Dr. Martin開發的螢光蛋白做為追蹤標記進行動物研究,耗費十多年的時間開發出食用級微米晶球,可安全包覆幹細胞生長因子,並且以食用的方式到小腸黏膜乳糜管進行吸收,經淋巴系統運送後,抵達骨髓刺激幹細胞的再生與釋放。

根據經濟部科技專案成果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簡訊第27卷第4期,在小鼠、非人靈長類以及人類的自體移植實驗都證實,經過大劑量化療以及放射線治療後,輸入純化過後的自體骨髓CD34造血幹細胞,可快速恢復患者的造血功能。事實上,CD34造血幹細胞可以分化成為人體的免疫細胞、紅血球及血小板等血球細胞。

虞希正表示,CD34活性蛋白是G-CSF和SCF兩種生長因子的簡稱,是刺激骨髓產生自體幹細胞最重要的訊息,而本身的立體結構為蛋白質,因此必須經過包埋技術,才可使其免於被胃酸消化而達到骨髓,進而達到身體機能的修復、造血及免疫功能。

林佳靜經過二十年的研發,將幹細胞激活因子G-CSF和SCF兩種蛋白質的生命密碼序列置入食用性酵母菌,藉由高科技生物工程技術,從100公升的酵母菌液中純化出1公克的活性蛋白體,現已經廣泛在醫學美容中心、抗衰老醫學中心等醫院科別推廣。

新聞照來源:資料照片

《更多匯流新聞網CNEWS報導》

【投書】融入紅色供應鏈 兩岸統一 台科技廠先行?

淘寶台灣年底將撤台 經濟部認定「陸資」3大關鍵曝光!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鄉下自修,自我管理《堅定信念:肝病世界權威陳定信的人生志業》精采試閱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出版 作者:藍麗娟】 暑假到了,十七歲的陳定信提著書籍與簡單行李,從臺北火車站搭普通車慢慢晃到中壢,再轉搭桃園客運到洽溪仔下車;四周盡是水田、菜圃與埤塘,再步行三十分鐘就到月眉。   遠遠聽見熟悉的狗...

閱讀詳情 »

想要測量水晶體有沒有白內障,眼科醫師說現在採用光學方式測量,精準度提升很多,而醫師也進一步發現,門診當中的白內障患者,有3成的比例,同時合併有散光、近視、遠視的多重問題。 醫師說想要一次解決白內障和其他視力問題的患者,建議可以透過小切口無縫線手術後,植入一片式人工水晶體,降低眼睛球面的像相差矯正散...

閱讀詳情 »

利用 3D 列印技術生出器官移植所需要的組織或器官,一直是再生醫學裡為人注目的方向,雖然我們在之前的報導就已提到,面對某些結構較複雜的器官,3D 列印還未到真正實用階段,不過這不代表 3D 列印對治病沒什麼用處。事實上,日本神戶大學一位醫師就拿著一顆來自真實肝臟的 3D 列印「影本」做研究,以便在...

閱讀詳情 »

一份不息的熱情、十方溫暖在人心,誰說法院就一定是讓人感到冷漠的場所。嘉義地方法院同仁,每年暑假在院長鼓勵下總是熱情挽袖捐血,今年捐血活動中,常常可以見到服務於地方法院並推動公益的陳女士,她的捐血記錄雖然只有12次,但是她發心做善事的感人事蹟,影響力卻是無可限量。 民國100年,陳女士的父親因病住在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