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31歲貨車司機精神不濟 戴正壓呼吸器擁4大轉變

【有影】31歲貨車司機精神不濟 戴正壓呼吸器擁4大轉變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睡到打出鼾聲不代表睡得越好,是否曾出現打呼聲突然中止?要注意可能是患了呼吸中止症,不但影響睡眠,嚴重者恐因氣道堵塞而吸不到空氣,導致窒息情況發生。個案31歲林先生職業是長途貨車司機,長期有頭暈、心悸、睡眠不足導致白天精神不濟,就診判定為中度呼吸中止症。

林先生被診斷為呼吸中止症後,基本上得終身戴著呼吸治療器睡覺,他一開始選用負壓呼吸治療器,但在睡眠時配件會隨之脫落,精神也未改善;後來透過網路找到科林睡得美正壓呼吸器,「醫療儀器訂閱制」降低高單價儀器的使用門檻,林先生至今使用2個月,除了解決頭暈狀況、改善睡眠,精神變好後工作效率也有所提升,體重也少了6公斤。

資深睡眠技師洪曉菁表示,因為正壓呼吸器要價不斐,訂閱制除了降低使用門檻,還可增加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矯正意願,其雲端監測軟體及主動式服務系統,更大大提高醫療儀器的續用率。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有52.2%的人解決了打呼問題,亦有50.7%的人認為睡眠品質獲得改善。

洪曉菁提醒,呼吸中止症潛在你我親友身邊,目前此症雖不列入疾病,但若不積極去處理或治療,長遠下來很可能累積成高風險的心血管問題。若被判定為呼吸中止症怎麼辦?衛福部建議治療方式有3種,第一是動手術,將阻塞的地方做處理;第二是戴止鼾矯正牙套。

最後就是每晚在睡眠時配戴正壓呼吸器,洪曉菁解釋,治療原理是非侵入式,主要是在晚上睡覺時配戴,「因患者在睡覺過程中,會因為有軟組織去阻塞呼吸通道,透過正壓呼吸器做氣壓支撐的動作」,但剛開始配戴時難免有異物感,初期需要一些適應期,洪曉菁提醒,這段時間也是攸關於患者能不能長遠戴下去的關鍵時期。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驚見未滿5歲幼童染疫!女童印尼返台 入境陰性、隔離期滿卻確診

下一批疫苗要來了!還是AZ疫苗 莊人祥「6月15日前一定有」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下桿時有個叫做是「延遲」的動作,「延遲」這個動作意指不論在上桿或下桿時,手腕與手臂呈現L型的狀態。下桿時重心側移往左側,此時的手腕是一個放鬆的狀態,經常會有球友在這個動作上手的力量大過於身體,而造成手腕力量提早釋放,導致桿頭L型的設定消失。如何解決問題呢?首先,下桿時透過身體重心側移或轉移的方向往左...

閱讀詳情 »

沒出世的女兒患腫瘤,辭職照顧孩子,自費百萬拍調查大片…前央視著名記者、主播柴靜:「這是我和霧霾之間的私人恩怨……」穹頂之下,霧霾瀰漫,男女老少,富貴貧困,同呼吸,共命運,建議每個中國人都看看並幫忙分享轉發《穹頂之下》這部時長1小時43分55秒的片子,這真的...

閱讀詳情 »

「女兒啊!我怎麼找不到家裡的大門方向?」一名居住在台北市的張女士,接到高齡71歲的媽媽電話,認為是在開玩笑,所以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後來因丈夫去世後,將媽媽接來同住,長時間相處才發現,其行為舉止異常,經常忘記剛剛才做過的事,還會重複已經說過的話。起初張女士以為,是媽媽年紀大,記性不好,從沒想過是不是...

閱讀詳情 »

揮桿動力來自下半身重心轉移之外,揮桿力量尚有身體軀幹的力量貢獻,若要將擊球距離提升到自己能力極限,單純依靠技術修正是無法達成,能夠成就目標的關鍵在「核心的扭力」,而「核心肌群」正是主角,其扮演穩定身體與傳遞力量的角色外,同時貢獻身體轉動的速度,尤其揮桿需要的身體轉動,主要肌肉便來自於核心(也就是身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