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真心關愛卵巢】高復發+高死亡率 突破晚期卵巢癌治療困境有解方

【真心關愛卵巢】高復發+高死亡率 突破晚期卵巢癌治療困境有解方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惠虹報導】一名42歲的曾小姐(化名),因為不孕症求診,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不孕科醫師做了第一次不孕手術當中,發現左邊卵巢長了惡性腫瘤,立刻轉診至婦癌科治療。收治該病例的婦癌科主治醫師周宏學表示,原本想為曾小姐採取保育療法,開刀切除左側卵巢、保留右側卵巢,卻又發現其右側卵巢附近、以及腹腔還有散在性腫瘤。所幸在手術及化療後,曾小姐的腫瘤指數降到正常,電腦斷層也查無腫瘤跡象;曾小姐進一步接受基因檢測後發現帶有BRCA1/2突變基因,醫師建議她服用口服標靶藥物做為維持療法,迄今病情穩定。

沉默殺手「無症狀」難揪出 多半被誤認腸胃毛病

周醫師指出,卵巢癌多好發年齡在45歲左右,主要原因是細胞基因突變造成組織病變。因卵巢癌本身沒有特異性的臨床症狀,既不疼痛也不會出血,初期難以覺察。

到了後期,即使患者腹部突然變大,也容易誤以為發胖缺乏危機感,往往等到患者常因腹水肚子發脹不舒服,還以為是腸胃毛病,卻找不出病因而被轉往婦科,經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卵巢癌腫瘤,確診時多半已到了末期。

化療近7成會復發 新型標靶治療帶來曙光   【真心關愛卵巢】高復發+高死亡率 突破晚期卵巢癌治療困境有解方

周醫師說,大部分卵巢癌標準療法是手術加上化療。醫師先為患者進行腫瘤減積手術將腫瘤切除乾淨,再施以化療。化療藥物多以鉑金類藥物加上太平洋紫杉醇。手術與一線化療後,75%的患者可以達到完全緩解;不幸的是,卻有70%患者會再復發,而且大多數會一再復發。

高死亡加上高復發率,加上化療容易產生抗藥性,晚期卵巢癌患者膽顫心驚,唯恐開刀後化療沒多久,還陷入反覆復發及化療的惡性循環。如何維持治療成果是醫病共同需求,維持療法相對重要。

口服標靶藥物延後復發 提高整體存活率

經過幾項大型臨床試驗,維持療法最常使用的標靶藥物有兩種。一種是藉著抑制血管新生達到抗腫瘤的目的,患者接受化療用藥中併用該類標靶藥物,化療結束之後繼續使用一年或一年多,可延後復發時間大約半年。

另一種口服標靶藥物是PARP抑制劑,根據最新臨床試驗研究指出,在卵巢癌一線化療後,針對帶有乳腺癌基因(BRCA1/2)突變患者,服用PARP抑制劑兩年,復發機率可以降低70%,無疾病進展存活時間 (PFS) 最少可延長三年。到第四年,仍有52.6%病人的卵巢癌沒有疾病進展。

突變基因BRCA1/2患者 適用PARP抑制劑   

周醫師還提及,一名多次復發患者張小姐(化名),2018年再度復發,因經手術加上超過三線以上的化療,適逢 PARP抑制劑在台灣取得癌症適應症。經基因檢測,張小姐正好帶有乳腺癌基因(BRCA1/2)突變,適用於PARP抑制劑。周醫師為她採用該項口服標靶藥物作為維持治療,現今已超過一年半,將腫瘤控制,達到與疾病共存的良好狀態。

維持療法與腫瘤共存 延後復發時程

周醫師表示,PARP抑制劑作為卵巢癌一線或復發後維持療法使用,效果好且比起化療副作用少,僅有噁心感、貧血、血小板降低,不適時可請醫師調整藥物劑量。

突破晚期卵巢癌的治療困境,為了提高病人存活希望,醫病雙方都在努力尋求最佳方案。周醫師表示,目前長庚醫院採用PARP抑制劑做為晚期卵巢癌維持治療的病例已達30-40例。

女性腹部突然變大卻非發胖時 宜提高警覺

周醫師提醒,若本身有乳癌家族病史、帶有BRCA1/2基因突變,或發現腹部突然變胖、身體其他部位卻沒有肥胖跡象時,應到婦產科求診,盡快揪出病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 真心相伴一生 】 巨星預防罹癌「摘卵巢」 醫師說話了

【愛護卵巢愛自己】卵巢癌切乾淨仍復發 口服標靶藥獲控制

【疼惜你的另一半】腸胃不適月達12次 醫:勿輕忽卵巢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5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中國大陸衛生及計畫生育委員會昨(31)日發佈上海、安徽3人感染H7N9禽流感,2死1病危訊息,今(1)早疾管局回應,目前台灣未曾檢出H7N9流感病毒,大陸H7N9人傳人感染也是首例,為防止疫情,疾管局已提升機場港口防疫措施,針對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加強檢疫與監測。中國大陸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許多夜市都有販售切好的水果,為能讓民眾吃的健康,新北市衛生局前往轄區內夜市販售截切水果攤進行抽查,結果檢出位於湳雅觀光夜市一家水果攤所販售的芭樂含甜精!衛生局提醒,甜精食用過多會影響腎功能,不得不慎。新北市衛生局此次是到樂華觀光夜市、三和夜市、樹林大安花園夜市、輔大花園夜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兒童受虐案件時有所聞,根據內政部統計,國內兒少受虐案件逐年增加,前年就有1萬7667名兒少受虐案,也就是每小時即新增二名受虐兒;另外,根據長庚醫院統計,所收治的受虐兒中,有四成是被父母施暴。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在此少子化的時代,卻有一群兒少遭到虐待,值得社會各界多加關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4月已進入腸病毒流行季節,北市衛生局針對各家大型遊樂場及幼托機構進行相關防治工作查核,發現幼托機構對腸病毒疫情與停課通報機制不瞭解情況最多,其次是未能正確使用漂白水稀釋及擦拭的方法。衛生局提醒,幼托機構及學校應指導學童防範方法,對環境定期清潔消毒,才不會造成擴大感染。北市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