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社交距離】實施第1階段柔性勸導 若疫情風險增高不排除第2階段強制處分

【社交距離】實施第1階段柔性勸導 若疫情風險增高不排除第2階段強制處分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面對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美國、英國、香港等都已經針對社交距離管制,最嚴重遭受牢獄之災,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發出「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希望民眾能夠遵守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距離為原則,相互保持安全距離,目前第1階段柔性勸說,若疫情風險增加,不排除第2階段強制處分。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社交距離注意事項」現在實施第1階段柔性勸說,建議避免出席展覽會、體育競賽、演唱會等活動,娛樂性質場所也最好不要去,例如KTV,非生活必要場合最好都避免。必須無法避免如辦公室與大眾運輸等地方,難以維持社交距離,最好配戴口罩。

 

陳時中強調,無法有效維持1.5公尺社交距離營業場所,業者應該停止營業,如果是餐廳,最好能保持單向座位,消費者不應該面對面坐。另外,如果室內場合橫向距離難以維持,最好2人中間要有隔板,例如會議室,減少飛沫傳染風險。但那業者要怎麼協助消費者保持距離,哪些業者應該停業,陳時中沒有說明。

 

同時,陳時中說明「社交距離注意事項」第2階段,當指揮中心宣布第2階段實施,除醫療、執行公務、維生等必要性活動,其他活動都是娛樂活動,都必須全面禁止,將會強制規範取締,必要性活動必須維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社交距離,每個人都必須正確配戴口罩,降低相互傳染風險。

 

指揮中心在「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宣布當下,全台就正式實施第1階段柔性勸說,至於怎麼樣才會實施到第2階段強制處分,有沒有標準讓民眾有能判斷依據,陳時中經在場記者屢次詢問,都沒有給予正面回應,大部分都強調目前仍是柔性勸說,等到疫情發展至專家會議認為有必要提升,才會實施第2階段。

 

陳時說補充,新冠病毒與SARS相當不一樣,當時的防疫策略現在不一定適合,指揮中心從成立到現在,每天都在不斷監視病毒與疫情變化,什麼時候實施第2階段強制處分不應該預先設想,如果讓民眾整天預想這預想那,很可能讓民眾過度恐慌,因此指揮中心目前不會給予民眾相關參考依據。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

【圖解】免疫力如何保衛身體? 10張圖卡讓你1次搞懂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新年即將到來,加上市場就業需求少,民眾可能因家事、工作與經濟壓力導致煩惱倍增,醫院門診中出現憂鬱、躁鬱與恐慌等患者增加兩、三成,多數都是向身心障礙科門診求助;醫師呼籲,只要出現長期失眠、惶恐與憂鬱徵候的民眾,應立即至醫院治療,才能獲得適當的改善。彰濱秀傳心理健康醫院院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食品藥物管理署近日接獲二起民眾誤食有毒河豚造成中毒案件,所幸就醫後已無大礙; 該署提醒,河豚種類眾多,辨別不易,為確保自身飲食安全,民眾食用魚肉應慎選,避免誤食有毒河豚造成中毒。(照片來源/取自網路)這二起誤食有毒河豚案一件是撿拾棄置的漁獲自行烹煮食用,另一件是自行捕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年節將近,戶外冷颼颼,許多人都選擇在家吃吃喝喝、與親友打牌聯絡感情,往往一疏忽,便會出現體重飆升、三高等問題,特別是平時有手麻腳痛、全身痠痛困擾的民眾,更會在此時加重病情。中醫師提醒,久坐時氣血循環較差,尤其天冷時若忘了保暖,往往小腿會不自主地緊縮;若再加上熬夜,經絡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年節即將到來,不少民眾已陸續開始採買禮盒及年貨,台中市衛生局提醒民眾,購買年節食品一定要把握「望、聞、看」三要訣,先看食品的外觀有無腐敗,再聞聞食品有無異味,最後檢查食品是否有完整標示,掌握採買秘訣,年貨就能輕鬆買、安心吃。台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表示,民眾最常送的禮盒不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