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社交距離】實施第1階段柔性勸導 若疫情風險增高不排除第2階段強制處分

【社交距離】實施第1階段柔性勸導 若疫情風險增高不排除第2階段強制處分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面對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美國、英國、香港等都已經針對社交距離管制,最嚴重遭受牢獄之災,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發出「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希望民眾能夠遵守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距離為原則,相互保持安全距離,目前第1階段柔性勸說,若疫情風險增加,不排除第2階段強制處分。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社交距離注意事項」現在實施第1階段柔性勸說,建議避免出席展覽會、體育競賽、演唱會等活動,娛樂性質場所也最好不要去,例如KTV,非生活必要場合最好都避免。必須無法避免如辦公室與大眾運輸等地方,難以維持社交距離,最好配戴口罩。

 

陳時中強調,無法有效維持1.5公尺社交距離營業場所,業者應該停止營業,如果是餐廳,最好能保持單向座位,消費者不應該面對面坐。另外,如果室內場合橫向距離難以維持,最好2人中間要有隔板,例如會議室,減少飛沫傳染風險。但那業者要怎麼協助消費者保持距離,哪些業者應該停業,陳時中沒有說明。

 

同時,陳時中說明「社交距離注意事項」第2階段,當指揮中心宣布第2階段實施,除醫療、執行公務、維生等必要性活動,其他活動都是娛樂活動,都必須全面禁止,將會強制規範取締,必要性活動必須維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社交距離,每個人都必須正確配戴口罩,降低相互傳染風險。

 

指揮中心在「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宣布當下,全台就正式實施第1階段柔性勸說,至於怎麼樣才會實施到第2階段強制處分,有沒有標準讓民眾有能判斷依據,陳時中經在場記者屢次詢問,都沒有給予正面回應,大部分都強調目前仍是柔性勸說,等到疫情發展至專家會議認為有必要提升,才會實施第2階段。

 

陳時說補充,新冠病毒與SARS相當不一樣,當時的防疫策略現在不一定適合,指揮中心從成立到現在,每天都在不斷監視病毒與疫情變化,什麼時候實施第2階段強制處分不應該預先設想,如果讓民眾整天預想這預想那,很可能讓民眾過度恐慌,因此指揮中心目前不會給予民眾相關參考依據。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

【圖解】免疫力如何保衛身體? 10張圖卡讓你1次搞懂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田柏升報導】美豬美牛將在2021年元旦起開放進口,未來吃烤肉安全嗎?民眾憂心瘦肉精肉品安全性,其實只要攝取的肉品瘦肉精在最大殘餘容許量範圍內,透過尿液或排泄物代謝就可排除體外,不過若是食用過量,也有可能產生不良心臟效應。衛福部嚴定殘留容許量 吃下1500公斤萊劑豬肉恐有副作用本次開放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均為50多歲男性,分別居住桃園市八德區大同里及新北市三峽區五寮里。其中桃園市八德區個案有新北市三峽區五寮里活動史,9月23日發病,9月24日進行接觸者採檢,因檢出PCR陽性確診;新北市三峽區個案曾於9月16日進行接觸者採檢,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以「民主防疫 感謝有你」為題,由蔡英文總統親自頒發「防疫獎章」予全國44位對防治新冠肺炎有貢獻代表,同時公開紀錄片,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強調,台灣用民主與科學防疫,加上指揮中心不眠不休,表現出好成績,蔡英文則說,資訊公開透明,讓我們守住國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大腸癌已連續12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現代人三餐外食應酬多,擔心腸胃鬧脾氣,定期安排腸胃鏡檢查揪出病灶,內視鏡檢查是最直接的工具。然而,腸胃鏡檢查具有侵入性,讓不少人相當恐懼,根據國泰健檢2019年度資料顯示,每年有將近2萬民眾願意做無痛腸胃鏡檢查,利用NBI窄頻影像內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