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021醫療科技展】中山附醫每年發表上百篇期刊 大數據分析新變革

【2021醫療科技展】中山附醫每年發表上百篇期刊 大數據分析新變革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主題一:醫療大數據AI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數據研究團隊在醫學研究部魏正宗副院長帶領下,一年發表超過100篇期刊。中山附醫大數據團隊運用AI智慧與大數據資料庫分析,並且掌握研究設計及統計方法,持續發表高分論文,發揚光大。

Lumos 3.0醫療大數據平台在醫學研究之應用:本院與華碩合作開發雲端病歷系統(LUMOS),協助臨床研究人員設定研究框架,只要輸入關鍵字即可讓AI快速讀取病歷、檢查、報告與論文。

國際疾病分類AI系統-以人工智慧技術,拓展智慧醫院發展新變革:本院醫療資訊發展,再次於2021年的全國新創科技競賽-國家新創獎獲得肯定。本院與華碩研發中心(AICS),共同攜手醫療系統新創開發計畫,成功建立「AI 人工智慧自動化國際疾病分類編碼系統」。透過AI協助推薦合適的編碼和組合,除了大幅提升疾病編碼效率之外,也加強病歷診斷處置的內容完整性,進一步提供研究及教學所需資料、醫療保險申報給付、醫療品質評估指標、醫院經營決策、衛生政策參考依據。

主題二:機器人復健

本院率先引進奧地利機器人Tyromotion上下肢系列,透過靈敏動態科技輔助,使中風癱瘓、脊髓損傷等行動不便個案,重獲走路抬頭迎風的感覺。

為服務全國各地神經損傷患者,本次引進奧地利的Tyromotion醫學科技公司研發最新「樂酷走路機器人LEXO」,為亞洲首套動態承重輔助末梢傳感走路機器人,結合「迪亞哥肩膀VR虛擬實境機器人DIEGO」與「莫札特手指復健機器人AMADEO」,期許讓個案上下肢皆能有密集適切的訓練,打造國際級機器人復健中心。復健醫學部蔡素如部長解釋,神經損傷個案在站立或平衡有困難時,需仰賴輔具與治療師的協助,才能小心翼翼跨出一步;現在藉由奧地利走路機器人科技輔助加上實境畫面回饋,讓個案跨出的每步皆能安全、自信並數據化紀錄分析訓練成果。

主題二:智慧護理藥學臨床運用

護理臨床應用:護理部與資訊室攜手規劃、建置病房區的電子白板與床頭電子紙,這些設備的導入能有效掌握病人狀況,再造優質護理品質,提升病患與醫護的滿意度。

藥學臨床應用:藥劑科導入自動藥櫃(Automated Dispensing Cabinet,ADC),實質改善住院病人候藥時間,降低護理等單位緊急領藥的頻率,再度挑戰作業無紙化流程,避免作業訊息漏失、提升住院用藥交付安全。

主題三:幹細胞治療

幹細胞治療近年成為國際所矚目焦點,也為病人帶來了一線曙光。本院於2021/05/17獲得衛福部核可執行以「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慢性或滿六週未癒合之困難傷口」(衛部醫字第1101663332號),對病人來說是多一個治療的選擇和機會。

主題三:免疫細胞治療

免疫細胞療法為全球抗癌新顯學,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於2020年獲得衛福部核准「實體癌第四期」之自體免疫樹突細胞( Dendritic cell,簡稱DC )治療,以及「第一至第三期實體癌,經標準治療無效及實體癌第四期」之細胞激素活化殺手細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簡稱CIK)治療。

主題四:新興毒品檢驗

中山附醫藥物檢測中心可以使用尿液檢驗進行「傳統+新興」毒品檢驗,但檢測視窗為1~5天。以進化武器「毛髮檢驗」除可涵蓋到30多種常查獲之「傳統+新興」毒品,檢測視窗可大幅增加到數月到數年之久(視毛髮長度),因此用毒者會擔心被事後追查出來而不敢使用,加上可常溫信件寄送,沒有需冷藏冷凍的檢體運送問題,且「毛髮檢驗」收費親民,高貴而不貴,極適合擔心子女吸毒之父母親。另外,醫療展上之體驗活動:仿真毒品模型,可讓民眾透過視覺與觸覺第一類接觸,練就「一眼識毒」的好功夫。總之,「尿液+毛髮檢測」加上「仿真毒品」之反毒訓練,讓吸毒者與大小藥頭------不「藥」不「要」。


【延伸閱讀】

7成肝癌與B肝有關! 保肝先懂4大B肝治療迷思

新冠流感夾擊也不怕 企業主動出擊提升職場防疫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1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28歲的董先生於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擔任藥師,去年12月中旬,在台中市立殯儀館出席長輩告別式,但過程中突然胸口灼熱,以為是胃食道逆流,想透過抽菸舒緩不適,最後演變成心絞痛,緊急送醫後,檢查發現是心肌梗塞,經由心導管手術治療,才挽回一命。董先生的菸齡達10年,由於工作場所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風、器官功能退化等因素,恐讓許多長輩出現吞嚥困難情況,嚴重時,還可能會引發吸入性肺炎、肺部感染的現象;鹿港基督教醫院語言治療師張芷菡指出,若發現長輩吞進食物後,需要咀嚼很久才能吞嚥,或是吃東西常嗆到,就有可能是吞嚥困難徵兆。其實,想要提高銀髮族用餐品質,改善吞嚥困難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異位性皮膚炎小朋友睡不好,原因找到了!國內研究發現,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睡不好的原因與褪黑激素及塵蟎過敏有關,平均需花45分鐘才能入睡,且病情愈嚴重,愈不容易入睡,建議可使用褪黑激素治療及避免塵蟎接觸,有助於增進睡眠品質。台大醫院副院長江伯倫帶領該院兒童過敏免疫研究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兩個多月的男嬰,上個月在家突然臉色發白、全身癱軟,緊急送到急診室救治,醫師觀察,男嬰出現呼吸不規律,以及前囟門略為緊繃,經電腦掃描後發現左側顱內出血,緊急以手術治療。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欣洋表示,男嬰的腦內有多條血管斷裂,研判為嬰兒搖晃症候群,好發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