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晚尿十次 六旬翁退休人生險變調

一晚尿十次 六旬翁退休人生險變調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65歲的張先生即將在農曆年後,從服務了三十多年的公司退休,但從去年底開始,卻突然發生頻繁夜尿問題,一晚起床十幾次,但站在馬桶前許久,不是尿不出來,就是只尿了二、三滴而已,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晚上睡不飽,起床精神不濟,元旦假期出遊更是敗興而歸,假期過後被太太帶來看診,檢查發現是攝護腺肥大,壓迫膀胱減少容積,加上即將退休引發焦慮,進而產生夜尿。

夜尿分四類 年紀越大越容易發生

夜尿(nocturia)是指在主要睡眠期間醒來排尿,發生率隨年紀增長比例越高,20至40歲發生率約二成,60至80歲約六成,80歲以上約八成。振興醫院泌尿部楊景偉醫師表示夜尿分為四類:

1)全日多尿:24小時的總排尿量超過體重(公斤)x40毫升,如60公斤男性,每日排尿總量超過2400毫升,即診斷為全日多尿症,可能要考慮糖尿病、尿崩症或多渴症而引起。

2)夜間多尿:正常人整天尿量主要發生在白天,若夜間排尿量總合超過全日的三分之一,可能為身體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以致夜間多尿;或身體血液於夜間時回收至腎臟而導致夜尿過多,與慢性病有關。此外,睡前喝太多液體亦會引起夜間多尿。

3)容量減少:膀胱收縮力降低,容積減少會引起夜間頻尿。男性最常見因攝護腺肥大壓迫膀胱;女性如果有泌尿道感染發炎,亦會造成尿急、夜尿等症狀。

4)睡眠障礙:精神性原因,如焦慮症或憂鬱症,引起睡眠問題而產生夜尿;心理性原因,如有些人對膀胱裡尿液特別敏感,若未把尿液排空就焦慮無法入睡。楊景偉醫師說,夜尿患者常合併二種以上原因,張先生就是攝護腺肥大又合併憂鬱症,引起睡眠障礙而產生夜尿。

夜尿治療三方法 習慣改變、藥物、手術

症狀輕微者,建議先調整生活習慣,睡前4小時儘量少喝水與刺激性飲料、水果等,可以漱口代替喝水,養成睡前將尿液排空的習慣。楊景偉醫師表示,改善睡眠環境與平日緊張、焦慮、憂鬱等情緒問題,規律運動、減肥對夜尿都有幫助。

若是利尿劑引起的患者,可將利尿劑服用時間改為下午;泌尿道感染的患者需使用抗生素治療,夜尿才會改善;攝護腺肥大引起尿路阻塞,可用交感神經抑制劑或合併第五型還原酶抑制劑治療;夜間尿多症病患可用合成抗利尿激素治療,讓水份晚上留在體內,減少夜尿排出;有睡眠障礙者可服用短效的安眠藥來改善睡眠。

對於膀胱功能喪失、大量殘尿的患者,需以導尿改善問題;如果有嚴重的攝護腺肥大阻塞、膀胱腫瘤、結石、尿道狹窄等,需要透過手術治療,才能徹底改善臨床症狀。

張先生經過治療後,夜尿狀況大大改善,已和妻子開始規劃退休人生。楊景偉醫師提醒,夜尿是容易被忽視的臨床症狀,應找出夜尿原因,針對可能面向完整評估,並以提昇生活品質為目的,了解符合病患的期待,對症下藥避免因藥物引起不良副作用。

【延伸閱讀】

老年人骨鬆經不起跌倒 專家傳授保密防跌秘訣

生完小孩一咳就漏尿 私密處雷射改善 護墊從此掰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8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外電編譯】如果我能讓我的女兒在某項特質上擁有的比別人更多,我會選擇「自信」。我已經見識到它在職場和生活中有多麼重要,有自信的人通常都能得到他們想要的,他們願意承擔風險,並且不畏懼失敗。身為一個完美主義者,同時害怕著成功與失敗,我希望我在青少年時期,或者早個20年就有現在的自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年紀輕輕的小夥子,沒有心臟病史,運動時卻突然猝死,可能肥厚性心肌病變惹禍!心臟外科權威、振興醫院院長魏崢表示,這類俗稱「心肌肥厚」的患者比例不低,特定類型被認為無法治療,吃藥幫忙也不大,只能順其自然,目前已可用外科手術「心肌切除術」治療,效果良好,降低猝死風險。肥厚性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對相差12歲的夫妻,女方小岑(化名)41歲,與29歲的阿俊(化名)四年前透過網路交友軟體相識,兩人興趣相投開始交往,起初兩人之間12歲的差距,是女方怯婚的主要顧慮,最後還是經過種種考驗後結了婚,但這對佳偶在婚後不久家中卻傳來噩耗,阿俊的媽媽在一次健康檢查中檢驗出已罹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防疫不忘控制飲食 低蛋白飲食可降腎臟負擔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維持免疫力是防疫重點,尤其慢性腎臟病患者需要定期回診,平日飲食也要特別注意,不過就有研究證實,選擇低蛋白飲食,能夠延緩腎功能惡化。台大醫院腎臟科醫師姜至剛教授表示,飲食產生的代謝廢物,都要靠腎臟排除,一般飲食中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