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上海確診疑似台灣感染個案21日發病 接觸者匡列33人

上海確診疑似台灣感染個案21日發病 接觸者匡列33人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上海確診疑似在台灣感染個案,今(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推測個案在8月21日發病,對台灣應該沒有病毒擴散的威脅性,匡列33名接觸者病毒採檢都陰性,將持續調查是否有潛在感染源。另外,上1名同樣在上海確診,疑似在台灣感染個案,指揮中心已經確認個案解隔離出院。


莊人祥表示,第2名在上海確診、疑似在台灣感染個案,目前確認是1名70多歲女性,去年11月入境,平時居住在南部,8月15日出境台灣,當日在上海第1次病毒檢驗陰性,但在21日出現喉嚨痛,22日陸方再次採檢,23日病毒檢驗確診,24日接到陸方通知,同時台灣友人也主動連線衛生單位。


莊人祥說明,疑似在台灣感染個案,平時獨居在台灣南部,8月7日至10日都在家,由於個案當時即將遠行,因此8月11日至15日分別有跟朋友聚餐,前往機場也是由朋友開車載,當中約有14名友人,目前已經採檢化驗,核酸檢驗病毒全數呈現陰性,抗體則仍在檢驗中,其他接觸者多數是航班工作人員。


莊人祥強調,分析個案發病日期,在台灣散布病毒機率不大,14名親友接觸者病毒感染也都呈現陰性,目前須釐清可能感染源,要等待抗體檢測報告,所有接觸者都列自主健康管理。另外,莊人祥補充,前1名同樣在上海確診,疑似台灣感染個案,上海連續檢驗5天,只有中間第3天陽性,前後2天都陰性,目前也已經解除隔離出院。


前疾管局(今疾管署)局長蘇益仁擔心,新冠肺炎可能流感化,莊人祥也說,一直都有人擔心新冠肺炎會在秋冬時,疫情爆發更嚴重,特別是和流感一起來,但現在澳洲與紐西蘭正處冬天,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也沒有上升,北半球正處夏天,武漢肺炎疫情也沒有下降,因此台灣的新冠疫情防制重點仍然在邊境防守上。


莊人祥同時呼籲,疾管署已經準備317.4萬人份抗流感病毒藥物,與60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準備在秋季施打,廠商也準備許多自費疫苗,提供給不符合公費資格的民眾,希望民眾都能接種流感疫苗,假使冬季真的流感與新冠肺炎一起來,如果因流感發燒,在判斷疾病上確實有些難度,所以接種流感疫苗會比較好。


更多NOW健康報導
▸蜱蟲叮咬恐出現萊姆病 夏日戶外出遊記得這樣穿
▸婚後幸福肥為減重努力節食 下場竟讓小老二抬不起頭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衛福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改版上線 資訊更完整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健保署宣布,今年5月1日開始,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第一線標靶新藥「妥復克」(afatinib)將納入健保給付,台灣是全球第一個核准該藥上市的國家,首度領先歐美;可望替肺癌患者每年省下約48萬元藥費。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專門委員陳尚斌表示,妥復克的第3期人體臨床試驗,在全球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捷運上、公車站前、候診區裡到處充滿低著頭滑動手機的民眾,門診中也常見到一邊描述症狀、一邊急著找手機的患者。醫師指出,因記憶變差、漏東忘西而前來就醫的民眾也增加了約1-2成。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婷毓表示,四月時,根據一項針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自經區設置國際醫療機構,加速醫療崩壞!」民間監督健保聯盟、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公醫時代、台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以及公衛學者今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資源應優先照顧台灣人民健康,並要求全面刪除自經區條例中關於國際醫療機構條文。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於本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20歲的陳小姐近年來左頸下經常腫痛,尤其吃東西後會腫得像雞蛋一樣大,還會伴隨口腔內硬塊及頸部痠痛。檢查後發現,原來頸部下的腫塊是頷下腺結石。負責收治陳小姐的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蘇晉輝醫師表示,由於陳小姐頷下腺結石大小約0.6公分且在深層位置,雖曾在其他醫療院所嘗試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