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只貧血和孕婦該補「葉酸」! 日常吃對蔬果可降心血管疾病風險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多吃蔬果有益健康,但吃對也很重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營養科營養師李貞慧提醒,葉酸就是重要的一項,一般人都認為只有貧血患者和孕婦需要補充葉酸,不過,研究發現,中老年人加强對葉酸的補充,可降低心血管疾病與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依葉酸含量由多至少,依序為深綠色蔬菜、淺綠色蔬菜、瓜類及菇類;水果類則以木瓜、香瓜、柳丁等含量較高。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是生成核酸相當重要的維生素,最主要的生理功能在於幫助身體中蛋白質及氨基酸的利用;在製造紅血球功能中,也和維生素B12相輔相成。

李貞慧指出,葉酸、維生素B12同為體內同半胱胺酸代謝過程的輔助因子,若體內長期缺乏葉酸、維生素B12,同胱胺酸就會在血液中停留較久的時間,會導致高同半胱胺酸血症,對血管會造成極大傷害,進而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使得腦中風與心肌梗塞的風險增加;而且也會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什麼是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李貞慧解答,這是一種身體的代謝產物,是一種氧化劑,在血液中會侵犯動脈內皮細胞,血清濃度升高導致高同半胱胺酸血症,能引起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刺激平滑肌增生,促進血小板和其他凝血因數黏附性新增,最終造成冠狀動脈管徑變窄、血栓形成和閉塞,因而引發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葉酸是所有人都必須注意攝取的營養素!李貞慧提醒,加强葉酸的攝取可降低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成年人葉酸的建議攝取量為每天400微克(μg),富含葉酸食物來源包括綠葉蔬菜、水果、全穀類、豆類、豆科食物等。

李貞慧說,根據相關研究顯示,民眾攝取葉酸主要食物來源為蔬菜類,其次為水果類,而綜合維他命相關營養補充劑的補充亦是增加葉酸攝取量的方法。建議民眾每日選擇不同葉酸含量的蔬菜類5份、水果類2份,多選擇各式蔬菜,尤其是葉酸含量高的蔬菜,大致而言,蔬菜類每份可食生重100公克,煮熟後約為標準碗半碗至八分滿碗(約葉菜類半碗、菇類六至七分滿碗、花椰菜八分滿碗)。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北市免費老人健檢來了! 5萬名額4/20開搶、僅10院所有現場登記

台灣1/4青壯年男性陷「睡出病」危機 打鼾其實是第一道警訊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日本贈援台灣的97萬劑AZ疫苗及台灣自購的56萬劑AZ疫苗、35萬劑莫德納在今天下午都陸續抵達台灣,總統蔡英文在臉書發文表示,三架飛機同一天抵達,友情的疫苗、外購的疫苗,都到台灣了!也盼望國人能繼續大規模的接種下去。蔡英文在臉書發文表示,今天下午共有三批疫苗先後抵達。一批是日本政府提供的97萬劑AZ...

閱讀詳情 »

近期疫情稍見趨緩,7月26日是否能夠如期也解封成為民眾所關心的議題,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以國外疫情舉例表示,「現在要思考的是,什麼樣的感染、傷亡程度,是台灣人民可以接受的。」柯文哲指出,目前美國打滿2劑,疫苗覆蓋率達47%,但1天還是感染2至3萬人,荷蘭疫苗覆蓋率相當高,但是一解封,疫情再次爆發,總...

閱讀詳情 »

高雄連續14天沒有新增病例,高雄市長陳其邁鬆口「高雄安全了」,也認為全國疫情到尾聲。陳其邁今日表示,高雄社區安全,現在開始規劃幼兒園、日間照護中心重新開放,工作人員除要打疫苗外,也要在開放前做快篩,並做好防疫計畫書的配套措施。高雄連續14天「+0」,陳其邁今日下午在高雄市政府疫情記者會上也說,今天的...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本土新增14例COVID-19確診病例,其中台北再增9例成為全台之冠,為了進一步殲滅病毒,台北市長柯文哲說明,一但有確診者,必須要再調監視器、找電信足跡,「去過阿公店的也不會跟你說他去過。」柯文哲指出,目前印度變種病毒已經入侵104個國家,即便像是美國疫苗打滿兩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