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新一代「煙」害?年輕男女陷癮 台灣電子煙使用率升高快3倍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一代的「煙」害來了嗎?國健署今(6)日公布最新調查數字曝露大警訊,這一項針對18歲以上國人進行的吸菸行為調查結果發現,電子煙使用率一口氣由2018年的0.6%增加至2020年的1.7%,升高近3倍;且主力使用族群集中在年輕男女身上。

國健署是在去年針對全國超過2萬5千名、18歲以上國人進行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40歲以下為電子煙的主要使用族群,又以26歲到30歲男性(6.3%)、21歲到25歲女性(4.6%)最高。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簡任技正呂孟穎表示,調查結果很明確,對比18歲以上的紙菸吸菸率沒有顯著變化(2020年為13.1%,2018年為13%),國內使用電子煙的人口「增加很快!」,且不分男女,占比都以年輕人為主,這樣的趨勢跟警訊值得關注。

調查也進一步指出,使用電子煙的原因,以「好奇」為主(38.9%),其次是「為了戒菸」(17.3%)及「朋友都在吸」(9.7%)。呂孟穎點出,可見不少人除了被新產品誘惑之外,更多的是存有不正確的觀念,因為世界衛生組織(WHO)早指出,電子煙沒有戒菸的效果,但民眾卻仍吸收到錯誤的資訊。

另一方面,調查亦指出,國內吸菸者使用加味菸的占率,由2018年8.2%增加至15.6%,其中女性吸菸者使用加味菸(41.7%)明顯高於男性(12.5%),並以21歲到25歲女性吸菸者(68.2%)、18歲到20歲男性吸菸者(68.1%)最高;顯示出與電子煙相同的現象。

國健署強調,電子煙及加熱菸使用動機令人擔心,因為科學實證顯示,電子煙及加熱菸無助於戒菸,兩者的健康危害也不會低於其他菸品,民眾若因為好奇或跟著他人使用,一點好處都沒有。尤其菸品使用的香料(風味)添加物約有1200餘種,絕大多數為化學(香精)物質,菸商添加各式口味,目的在降低初試者對菸嗆味的排斥,以吸引青年族群及女性,進而成癮,但這些物質做為限量的食品添加物,或許無礙健康,長期吸到肺部就很難說了。

戒菸資源:
◎ 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
◎ 洽地方政府衛生局(所)接受戒菸諮詢或服務,可免費索取戒菸教戰手冊
◎ 全國近4,000家戒菸服務合約醫事機構(查詢電話:02-2351-0120,網址https://ttc.hpa.gov.tw/Web/Agency.aspx)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柯批第7類製造特權 陳宗彥拉各縣市背書:沒人覺得這是特權啦!

唐鳳疫苗預約系統來了!可挑疫苗 2類人可登記、4步驟一次搞懂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胃病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但除了飲食習慣之外,胃幽門桿菌更是可怕的潛在殺手!醫師提醒,感染後雖然不一定會有症狀出現,但長期感染幽門桿菌幾乎都會導致慢性胃炎,未來發生胃癌及胃淋巴癌的風險更大幅提升,一定得要及早治療根除胃幽門桿菌,才能有效降低胃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聯安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期間,有「心」病更要格外注意!國內醫師提醒,心臟相關疾病患者因原先心臟已有功能缺失或免疫功能下降等狀況,面對病毒侵襲時更容易導致併發症產生甚至重症致死,根據美國最新數據就顯示,約有10.5%患者會因原先潛在的心血管疾病導致染疫後死亡,在合併症中占比最高。 根據10...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9/30表示,願親自向台北市長柯文哲說明「3+11」政策爭議,遭到柯文哲拒絕後,今又稱因柯位居市長,因此願意對他說明。對此,柯文哲下午受訪直指這才是有問題,不是找1、2個VIP解釋,聽得懂醫學的又不是只有柯文哲一個人。 柯文哲日前嗆「3+11」...

閱讀詳情 »

【記者 鄧至傑/澎湖 報導】近日澎湖各區陸續發生鄉親、旅客出現皮膚紅疹搔癢的案例,目前經專業醫師綜合研判是類似「接觸性毛毛蟲皮膚炎」。該疾病不具傳染性,可自行冰敷或就醫,大部份會在一、二週內恢復,請大家不用恐慌。 衛生局局長蕭靜蓉在第一時間也立即指示各衛生所對民眾進行衛教宣導,宣導方式很多元包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