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容輕忽,懷孕感染弓形蟲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不容輕忽,懷孕感染弓形蟲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許多懷孕婦女會尋問,"家裡如果有養貓,需不需要做弓形蟲檢查",因為貓咪相當容易感染這種寄生蟲,也有傳染給人類的可能。這可能會導致孕婦中的胎兒發生危險,我們把他分為三種狀況。

1.正在感染期:

      懷孕期間第一次感染了弓形蟲,在早期懷孕時,胎兒受感染的機會約為6%,但是一旦感染,可能會發生嚴重的先天畸型,如果是懷孕後期才感染,胎兒受感染的機會會增加到80%,不過相對的,發生的問題就比較小。總之,危險性高需取其他檢測方法進一步確診。

若其他感染指標仍爲陽性或胎兒情况不佳,應終止妊娠。

●早期感染:會有的問題包括流產,水腦、眼睛的虹膜炎、智障
●晚期感染:小孩可能有脈絡膜視網膜炎影響視力,聽覺障礙,或是學習發育的障礙

2.曾經感染過:

      有一定免疫力,危險性低,,再度的感染對胎兒並沒有什麼影響,一般不需進一步處理。

3.從未感染過:

      無免疫力,整個懷孕期間,要注意飲食衛生。除了貓咪外,家禽和被污染的瓜果蔬菜也可能帶有弓形蟲。

      說了這麼多,到底甚麼是弓形蟲? 除了懷孕婦女之外,他對一般人會友甚麼影響?

 

什麽是弓形蟲?
      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發現於1908年,它寄生於人和許多種動物的有核細胞,引起人畜共患的弓形蟲病(toxoplasmosis)。特別是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時致病。美國生物學家凱文·拉弗蒂提出:貓身上的一種寄生蟲傳染到人身上後可能改變人的感覺和性格,而他是全世界感染人類最普遍的疾病之一。近年來,科學家甚至發現弓形蟲病與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躁鬱症等)相關聯,並可能導致行為異常(如危險駕駛等)。

雖然如此,感染弓形蟲在免疫正常的狀況下是沒有症狀的。

弓形蟲如何改變人的性格,男女都會感染嗎?
      目前對於該寄生蟲的致病機轉還不是很清楚,該弓形蟲只能在貓科動物的胃裡進行有性繁殖,在其他人和動物內進行無性繁殖。研究顯示,男女都會感染這一寄生蟲,女性感染後會容易抑鬱焦慮,男性感染後會變得笨拙乃至沉悶,無論男女感染後都更容易有負罪感和不安全感。只是女性較男性更喜歡養貓狗等寵物,並喜歡與之親密接觸,故受感染的風險要大於男性。

民眾如何避免感染弓型蟲?
1.儘量避免跟貓咪有體液上的接觸
2.貓咪要定期健康檢查,並施打常規疫苗
3.至少每兩天給貓咪洗一次澡,保持貓咪的乾淨衛生
4.處理貓膩的尿液及糞便時,民眾最好戴口罩手套清理,避免與貓咪代謝物的直接接觸
5.如果貓咪有任何健康問題,要及時就醫;民眾也要定期健康檢查,如有養貓咪的經歷,要主動告知醫師;孕婦在懷孕期間應避免跟貓咪的親密接觸

6.除了貓咪外,家禽和被污染的瓜果蔬菜也可能帶有弓形蟲。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 《成長百科 New Life》部落格

《成長百科 New Life》粉絲團

相關推薦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關節炎基金會痛風的發生是因體內的普林代謝異常,導致高尿酸血症,而使尿酸鈉鹽沈積在關節腔內,造成關節腫脹和變形。大部分的成因與飲食習慣有關係!如何注意飲食中的細節呢?美國關節炎基金會列出11項,什麼食物可以吃和避免吃什麼食物,作為控制痛風的建議。尿酸...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28後能不能改採「台灣模式」邊境解封、縮短隔離檢疫天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喊出重要觀察點是第三劑疫苗的涵蓋率能否至少5成,而新疫苗也將陸續到位,陳時中今(10)日下午證實這個月底一定還有莫德納要來;而政府自行去採購的BNT疫苗,陳時中也說在進行中。 指...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國內新增8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7例本土個案及46例境外移入(1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值得注意的是,新增37例本土個案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特別點名其中一起「跨縣市」波及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公開宣示,最快228之後,就會進一步邊境解封,優先開放商務客,並且縮短隔離檢疫時間由14天減為10天,但在國內多個縣市連日爆出不明感染源的家庭群聚之後,是否生變?陳時中今(10)日下午強調,除非有很大變化,否則還是照舊進行,但觀察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