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慎魚蝦扎手 當心感染「創傷弧菌」致命

不慎魚蝦扎手 當心感染「創傷弧菌」致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88歲阿嬤在處理魚類時,左手不小心被魚鰭刺傷,傷口不到一公分,卻開始局部紅腫熱痛,且在幾個小時後演變成壞死性筋膜炎,經送醫後迅速確診為「創傷弧菌」感染,經清創、完整抗生素治療後順利出院。

處理海鮮食材被刺傷 這些症狀恐是創傷弧菌感染

秋節將至,與家人團聚時,可能會以烤肉方式來度過中秋節。雖然目前許多縣市中秋節不開放非家人間聯歡烤肉,但若與同住家人烤肉時,彰化基督教醫學中心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任林晏任醫師提醒,海鮮方面需要特別注意並清洗乾淨,大部分海鮮都可能會有「創傷弧菌」,若處理海鮮食材不慎被刺傷,也可能會引發「創傷弧菌」感染,其症狀若出現發燒、畏寒、患部紅腫熱痛等症狀時,必須儘快就醫。

另外,食材要烤熟、生熟食要分開,避免感染各式病毒和細菌而造成腹瀉,千萬別輕忽。

4大族群感染創傷弧菌 嚴重恐致命

彰基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治醫師林記賢表示, 健康民眾受到感染,偶有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但是年老、慢性肝病、肝硬化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創傷弧菌便容易感染並進入血液中,造成發燒寒顫、手足部水泡及壞死現象,傷口潰爛蔓延,甚至造成敗血性休克,死亡率可達百分之五十。

高危險群 6事項須注意

因台灣海域的溫度通常大於18℃,因此大部分的症狀都出現在4到10月,尤其6到8月夏天的時候為疾病高峰期。彰基急診暨重症醫學部副主任謝貝尤醫師提醒,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包括潛在肝病患者,需特別注意預防創傷弧菌感染: 

1、儘量不要吃生牡蠣或其他生貝類。

2、徹底煮熟貝類(牡蠣、蛤、貽貝)

3、不要吃那些在烹飪過程中沒有打開的貝類。

4、將牡蠣去殼煮至少3分鐘。

5、 避免將煮熟的海鮮和其他食物與生海鮮和生海鮮汁交叉污染。

6、烹飪後應立即食用貝類。

7、避免將裸露的傷口或不完整的皮膚暴露於海水中。

8、處理未加工的貝類時,要穿防護服器具(例如手套)。                

9、去海邊遊玩應避免赤腳踩踏在有貝殼或岩石中。


【延伸閱讀】

髖部骨折每五人有一人一年內死亡 治療骨鬆降死亡風險

還沒進入先繳械? 改善早洩先做五件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3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根據中央氣象局預報資料顯示,氣溫一路溜滑梯,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各地天氣逐漸轉冷,且日夜溫差大。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低溫與早晚溫差大均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呼籲民眾面對氣溫下降,一定要加強保暖。 抗低溫做好保暖工作 泡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持續擴散,為阻絕疫情擴大並增強台灣防疫實力,《科學人》雜誌總編輯李家維號召台灣各界專家學者,4日於華山文創園區召開由《科學人》主辦的「對抗武漢肺炎 台灣科學家串連行動」會議,研擬科學抗疫相關對策。針對疾病檢測方法、疫苗製作、藥物合成等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宣布,建議國人目前非必要不要前往中國大陸,包含香港澳門,自6日開始,從中港澳地區回臺的國人,全數列入居家檢疫14天。內政部警政署將負責監督,假使找不到列管民眾,由警政單位出面尋找,不排除依法開罰;另外,是否有第2批武漢班機回臺,陸委會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武漢肺炎疫情造成搶購口罩亂象,行政院拍板2月6日起,取消原先由4大超商統一販售的方式,改成由全台6千多間健保特約藥局販售,採實名制方式,須持健保卡至藥局插卡購買,每人7天內限購2片,為此藥師公會全聯會及藥劑生公會,緊急召開會議及記者會,商討因應之道。 藥局每日提供2小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