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世衛:2020年失能主因竟是「它」 如何檢測看這裡

世衛:2020年失能主因竟是「它」 如何檢測看這裡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常因挫折及情緒而調節不當。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發現,2020年造成失能的第一名竟是「憂鬱症」!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主任潘怡如醫師指出,WHO統計全球有3億人口處在憂鬱當中,跟過去10年相比,上升快要20%,可能是地區之間、世代之間的壓力及資源分配不均造成,應該治療的每十人中卻只有一人被治療,且多數人不知「憂鬱症」會引起失能。
女性罹患機率高於男性 勿用異樣眼光看待
潘怡如醫師說明WHO資料更顯示,女性每4個人當中就有一人,有可能會得到憂鬱症,而男性則是6個人之中就有一人會罹患,女性比例高於男性。可能你我身邊的人,或是自已本身,都有可能會產生憂鬱症,並非稀奇少見,因此,社會大眾也無須用異樣眼光看待。
憂鬱症九種判斷標準 當心超過五項持續二周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頒行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手冊 (DSM-V) 中提到,憂鬱症有九種判斷標準:
1、情緒低落,長時間處於低落的情緒,無法快樂起來。
2、對事物失去興趣跟喜好,提不起興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3、體重下降或上升。
4、嗜睡或失眠:出現精神性的睡眠障礙。
5、動作、思考變得遲緩。
6、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
7、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
8、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
9、經常出現負面想法,甚至想要輕生。
上述症狀中,第一項或第二項必須至少有一項成立,再加上其餘項目成立的總數超過五,且持續時間超過二周,就幾乎可以被確診為重度憂鬱症發作。
即早接受治療 避免憂鬱情況影響生活
根據2010年台灣統計使用健保就醫,並且診斷有憂鬱症,也是用抗憂鬱的患者大約有45萬人,其中有1/3診斷是較嚴重憂鬱,2/3為輕度憂鬱。但潘怡如強調,光是有憂鬱症傾向而未就醫的民眾,甚至患者中斷用藥的情形都相當高。
潘怡如建議,若發現自身有類似症狀,可先至醫院尋求協助,進一步判斷是否為憂鬱症,並即早接受治療避免情況加劇惡化,影響家庭生活及工作。

【延伸閱讀】

70歲嬤腹痛誤認腸胃炎 檢查才知晚期肝癌

乳癌放療恐致皮膚炎? 保濕修護霜提升醫療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4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1名有萬華茶室活動史67歲男性確診者在治療後,情況穩定,但出院時竟喪失記憶,不認得另一半,醫師研判為腦部缺氧病變,新冠病毒侵襲腦部組織,造成大腦血管血栓,造成記憶力喪失。 新光醫院呼吸加護病房主任林嘉謨表示,該名個案接受核磁共振發檢查,確診為腦部缺氧病變,腦部血管血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台灣出現疫苗荒,國產高端疫苗接力,將成為第6輪施打主力,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4)日宣布,8月16日開放預約高端疫苗施打,分別開放65歲以上長者、36歲至64歲一般民眾以及20歲以上第9類對象。 ▲第6輪公費疫苗接種高端,於8月16日(一)上午10點起開放預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自購AstraZeneca疫苗約52.4萬劑於日前抵台,因此,第7輪可能接種AZ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正在統計相關劑量,才能決定屆時提供哪些族群施打?劑量為多少? 外傳180萬劑BNT疫苗可望提早到9月到貨,對此,陳時中指出,疫苗到貨時程還是有保密協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在疫情方面,今(14)日新增3例本土個案、4例境外移入、2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近來本土疫情均為零星個案,疫調做得快速,相信疫情是有可能控制住的。 ▲8月14日台灣增加新冠患者狀況。(圖/中央流行情指揮中心提供) 新增3例本土病例,1男、2女,年齡介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