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年糖友腳腫險截肢 就醫驚見肝藏「肝膿瘍」

中年糖友腳腫險截肢 就醫驚見肝藏「肝膿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67歲的男性,起初因雙腳疼痛到醫院急診就醫,理學檢查發現左腳踝微腫,白血球與發炎指數雙雙上升,安排住院。住院後以靜脈抗生素治療,同時檢查發現病人血糖過高,醣化血色素11.6%,也診斷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經抗生素治療,卻仍然高燒不退,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才發現肝臟有兩顆肝膿瘍,經過超音波導引抽吸後治療,左腳因壞死性筋膜炎,再經開刀清創後,整體症狀也逐漸改善。

肝膿瘍為肝臟感染 留意發燒、腹痛、倦怠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染科主治醫師黃馨慧指出,肝膿瘍是發生在肝臟的感染症,會造成肝臟局部組織壞死,形成膿包。病人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經過一段時間後身體會出現發炎反應,像是發燒寒顫、右上腹痛、倦怠等症狀。

肝膿瘍男性病患比較多一些,且好發50歲以上。黃馨慧補充,臺灣本土統計資料顯示,肝膿瘍死亡率約8.2%,跟早年死亡率高達5成相比,已大幅降低。

糖尿病為高危險因子 控制血糖降低風險

黃馨慧說,統計發現肝膿瘍的致病菌多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同時病人也常常有糖尿病。目前肝膿瘍的治療主要是抗生素與膿瘍引流,療程長短與膿瘍的大小、數量以及治療反應等有關;多數病人透過抗生素和引流這兩種方式,即可達到治療效果,只有極少數病人需要動手術。

但糖尿病是肝膿瘍的危險因子,因此糖尿病人務必妥善控制血糖,減少感染的風險。

嚴重恐致命 注意症狀、積極就醫

肝膿瘍最致命的情況,是細菌跑到血液中,造成菌血症,嚴重甚至導致敗血性休克。黃馨慧強調,若是雷伯氏菌,還有可能隨血液跑到眼睛造成眼內炎、跑到骨頭造成骨髓炎、跑到肌肉變成肌肉膿瘍等等,務必當心留意相關症狀,並且積極就醫治療。

【延伸閱讀】

糖尿病及老年人截肢主因是它!周邊氣球導管治療可降復發率

傷口潰爛險截肢 高壓氧助恢復阿公已能爬樓梯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6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過期原物料、問題醬油、毒澱粉,食品安全事件連環爆,重創台灣美食王國美譽,雖然食品衛生管理法已於102年6月修正公布,但桃園縣為確保民眾飲食安全,制定了「桃園縣食品添加物管理自治條例」,預計103年1月施行。為確保民眾飲食安全,桃園縣制定「桃園縣食品添加物管理自治條例」,自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五十肩多誘發於45歲至60歲之間,又稱為冰凍肩或關節粘連性囊炎;員榮醫院骨科醫師林維群指出,五十肩症狀包括肩關節長期疼痛、關節活動受限等,加上復原緩慢,治療期間往往會使患者感到挫折,甚至反使症狀加劇。通常肩部受傷時,疼痛多會隨時間逐漸緩解,但這時若誘發五十肩,肩部疼痛的現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四十五歲阿明是位B肝帶原者,從不肯到醫院追蹤檢查,最近發現精神十分疲累,肚子竟也莫名腫大,在家人勸說下,才肯到醫院就診,在腹部超音波檢查之後,竟發現肝臟長了一顆十餘公分大的腫瘤,隨後住院接受評估與治療。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鄭斌男醫師表示,許多B肝帶原者常抱著姑息的心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統計指出,台灣地區心肌梗塞好發年齡是64歲,然而近幾年卻呈現年輕化趨勢。日前就有一名年僅40出頭的中年男子,因心肌梗塞就醫,在醫師搶救下仍不幸往生,醫師進一步詢問家屬後,發現患者除了有家族病史外,還有長期抽菸的不良習慣。萬芳醫院心臟內科黃仁弘醫師表示,日前曾有兩名年僅40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