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西醫合療! 失智症照護新模式

中西醫合療! 失智症照護新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顯示,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30∼64歲失智症的盛行率估算,台灣地區30∼64歲的失智症人口約有12,658人;再以內政部的人口統計資料及五歲分年齡層失智症盛行率計算,推估民國105年9月台灣失智人口共達256,088人,佔全國總人口1.09 %,亦即台灣地區每100人中即有1人為失智症病人。

失智與高血壓、腦中風有關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李建欣醫師說,血管性失智症是第二常見的失智症,腦部會有一些血管性的病變,和高血壓、腦中風有關;而造成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包括糖尿病、高血脂、抽菸和不良的生活習慣等,亦是容易造成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所以患有這些疾病的族群,必須嚴格的控制血壓和血糖,一旦有記憶功能不好的情況,可能需要尋求神經科醫師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中醫將失智分成四種證型

中醫部唐偉誠醫師指出,中醫依據「辨證論治」的核心精神,將血管性失智症病人的症狀分為下列四種證型:第一種「瘀血阻竅型」,主要症狀有善忘、答非所問、雙目黯晦、肌膚甲錯、口乾不欲飲、舌黯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等症,以活血化瘀、醒腦開竅之法,予通竅活血湯治之。第二種為「髓海不足型」,症狀為智能減退、步行艱難、懈情思臥、頭暈耳鳴、舌瘦色淡、苔薄白、脈沉細弱等症,以補益肝腎、填精養神之法,予左歸飲治之。

第三種為「脾胃虧虛型」,症狀為記憶減退、表情呆滯、食少納呆、口涎外溢、頭昏、氣短懶言、肌肉萎縮、舌體胖大、苔白、脈沉細弱等症,以健脾益胃、益氣生精之法,予歸脾湯治之。第四種為「痰濁蒙竅型」,症狀為智力衰退、表情呆鈍,或哭笑無常、喃喃自語,或終日無語、不思飲食,脘腹脹、頭重如蒙、舌淡、苔白膩、脈滑等症,以健脾化濁、醒腦開竅之法,予溫膽湯治之。

中西合療改善失智病情

為能使失智症病人得到良好的照護,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開辦諸多科別的中西醫合療門診,期能結合中西醫不同的治療優勢,共同提供中西醫學各項專精治療,減輕家屬照顧上的壓力,進而改善失智症病人的病情。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5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你可能有這樣的經驗,因為昨天晚上睡不好、辦公室冷氣太強,甚至是許多不知名原因,一早就腰痠背痛、頭痛得不得了!新生中醫診所院長賴清旭表示,依據他在門診觀察的經驗,許多患者深受疼痛之苦,甚至會跟醫師說:「醫生,我覺得自己痛到快要爆炸了,恨不得把正在痛的地方切掉!」可見,嚴重的疼痛的確會對生活帶來莫大困擾...

閱讀詳情 »

秋風乍起的時候,空氣濕度低,風沙大,不少人經常口唇乾裂,嘴角裂口出血、疼痛,連說笑和吃飯都受影響。 人體的嘴唇周圍一圈發紅的區域叫“唇紅緣”,它的濕潤全靠局部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少量發育不全的皮脂腺來維持。由於秋季濕度小、風沙大,人體皮膚黏膜血液循環差,如果新鮮蔬菜吃得少,人體...

閱讀詳情 »

1. 首先,人是恆溫動物,就是我們的基礎體溫保持相對穩定,這是進化的結果。而且,我們常說人體體溫在37度,這跟測量部位有關。也就是說,人體各個臟器的溫度是有差別的,但是都保持相對穩定,這是為了特殊生理功能。體溫升高或者降低,對人體有害,很可能是致命的。隨著體溫降低,會出現發抖,皮膚變色,神智不清等...

閱讀詳情 »

便秘的危害有哪些呢?雖然便秘本身並不是非常嚴重的疾病,但值得重視的是,對某些人來說,便秘時用力排便,會使血壓升高,容易誘發腦溢血、心絞痛和心梗而危及生命,便秘還被證實在某些情況下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幾率。   便秘的症狀有哪些?   人們通常認為每日排便一次是健康的標誌,但實際上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