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西醫合療! 失智症照護新模式

中西醫合療! 失智症照護新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顯示,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30∼64歲失智症的盛行率估算,台灣地區30∼64歲的失智症人口約有12,658人;再以內政部的人口統計資料及五歲分年齡層失智症盛行率計算,推估民國105年9月台灣失智人口共達256,088人,佔全國總人口1.09 %,亦即台灣地區每100人中即有1人為失智症病人。

失智與高血壓、腦中風有關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李建欣醫師說,血管性失智症是第二常見的失智症,腦部會有一些血管性的病變,和高血壓、腦中風有關;而造成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包括糖尿病、高血脂、抽菸和不良的生活習慣等,亦是容易造成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所以患有這些疾病的族群,必須嚴格的控制血壓和血糖,一旦有記憶功能不好的情況,可能需要尋求神經科醫師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中醫將失智分成四種證型

中醫部唐偉誠醫師指出,中醫依據「辨證論治」的核心精神,將血管性失智症病人的症狀分為下列四種證型:第一種「瘀血阻竅型」,主要症狀有善忘、答非所問、雙目黯晦、肌膚甲錯、口乾不欲飲、舌黯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等症,以活血化瘀、醒腦開竅之法,予通竅活血湯治之。第二種為「髓海不足型」,症狀為智能減退、步行艱難、懈情思臥、頭暈耳鳴、舌瘦色淡、苔薄白、脈沉細弱等症,以補益肝腎、填精養神之法,予左歸飲治之。

第三種為「脾胃虧虛型」,症狀為記憶減退、表情呆滯、食少納呆、口涎外溢、頭昏、氣短懶言、肌肉萎縮、舌體胖大、苔白、脈沉細弱等症,以健脾益胃、益氣生精之法,予歸脾湯治之。第四種為「痰濁蒙竅型」,症狀為智力衰退、表情呆鈍,或哭笑無常、喃喃自語,或終日無語、不思飲食,脘腹脹、頭重如蒙、舌淡、苔白膩、脈滑等症,以健脾化濁、醒腦開竅之法,予溫膽湯治之。

中西合療改善失智病情

為能使失智症病人得到良好的照護,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開辦諸多科別的中西醫合療門診,期能結合中西醫不同的治療優勢,共同提供中西醫學各項專精治療,減輕家屬照顧上的壓力,進而改善失智症病人的病情。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5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日高雄市大雨過後又高溫的天氣型態,正適合登革熱病媒蚊快速孳生。鑒於登革熱流行期已屆,高雄市政府呼籲各行政區必須提高警覺及落實周遭環境巡檢整頓,並輔以公權力執行,防堵登革病毒入侵社區造成登革熱疫情蔓延。1本土個案在前鎮草衙地區根據高雄市衛生局統計,今年截至目前共有18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確實落實分級醫療以及雙向轉診政策,基隆市醫師公會結合10群家醫醫療群、75家基隆及北海岸在地醫療院所,成立基隆共好醫療照護團隊,並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及掛牌,期盼未來能深耕社區照護民眾健康,有效發揮醫療資源。啟動五大策略 提供病患更完善照護這次基隆共好醫療照護團隊任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白斑症是免疫病之一,雖然不會危害生命,但因影響外觀,常對患者造成極大困擾,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中心十多年來治療四萬位白斑病人,經過長時間的臨床治療經驗,發現使用免疫療法針對病理機轉對症下藥,95%病人於治療後3個月白斑得到控制不再擴散,35%病人於治療半年後呈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靜態生活是造成長者肌力衰退的原因之一,容易導致衰弱,提高跌倒及失能的風險。為促進長者健康、延緩衰弱並鼓勵走出戶外,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在南瀛堂辦理107年度臺南市樂齡活力秀,共有13個分區競賽晉級之社區隊伍,以及7個安養護機構隊伍,共計20隊角逐競賽榮耀。參賽隊伍皆使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