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年輕化 危險因子是這些

乳癌年輕化 危險因子是這些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乳癌已持續數年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的首位,尤其45歲以上的婦女更是乳癌好發的高危險群,且近年來更有日漸年輕化的趨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多年來大力宣導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之「四癌篩檢」,呼籲民眾重視預防保健及癌症防治,但是在乳癌方面仍有待婦女朋友正視早期篩檢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乳癌危險因子有這些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影像醫學部陳鴻樟醫師表示,乳癌的危險因子包含:(1)初經時間較早的婦女、(2)較晚停經的婦女、(3)本身有乳癌家族史的患者、(4)未生育或30歲以後才生第一胎的女性、(5)長期使用荷爾蒙製品的女性、(6)一些較少見的遺傳因素也扮演一部分的角色,比如有卵巢癌病史的婦女等。

乳房健康三部曲

針對「提高早期乳癌診斷率,降低乳癌致死率」的目標,國民健康署多年來積極推廣「乳房健康三部曲」的觀念:亦即(1)每月至少一次自我按壓乳房,看是否有硬塊或不正常分泌物、(2)35歲以上每年接受專科醫師檢查、(3)45歲以上婦女每2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攝影,希望藉由篩檢來發現早期乳癌,以利儘速治療,提升存活率。在免費乳房攝影篩檢部分,45~69歲婦女以及40~44歲且其二親等以內血親曾患有乳癌之婦女,每2年可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

乳房攝影輻射劑量並不高

至於一般人常擔心X光的幅射劑量問題,陳鴻樟醫師說明,一次篩檢性乳房攝影的輻射劑量並不會很高,約為0.7毫西弗,相當於是電腦斷層攝影輻射劑量的十分之一,相對的風險/利益比率是值得的。

隨時提高警覺 早期發現、治療

陳鴻樟醫師呼籲,婦女們並不需要太緊張,只要隨時提高警覺,把握住「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原則,並配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免費乳癌篩檢」,便是最好的乳房健康管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6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14)公布,本土個案新增874例,仍呈上升趨勢;境外移入則有108例,包含75例落地採檢及33例居家檢疫採檢。而經統計,自今(2022年)初至4月13日,全台共累積5670例確診個案,其中,中症病例17名、死亡病例則有2名,輕症/無症率約為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骨質疏鬆症常是無聲無息地進行,毫無預警。有時病人已出現自發性骨折卻仍無任何症狀,其中腰痠背痛是早期常見的症狀之一,臨床上病人大多因突發性的骨折引致的劇痛而求醫。 「肝腎不足、氣血虧虛」 骨質疏鬆主因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傳統醫學部黃中瑀主任表示,在中醫古籍中,並未有「骨質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76歲老翁許平順,從企業主管退休後偶爾務農並從事命理師工作,平日生活型態健康且無不良嗜好,與妻子兩人非常注重身體健康,不但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且在妻子的飲食管理下,健檢從未出現紅字。今年與妻子一起到彰基接受成人健康檢查,得知政府補助B、C肝抽血篩檢,就一起檢查,兩週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每天平均進行6,903件手術,換算下來台灣人一生平均接受手術的次數約為8.7次,因此接受各種不同大小手術,也可算是人生的必修課程,但你了解手術跟麻醉相關知識嗎? 局部麻醉  分成2大類 安南醫院主任秘書暨麻醉科主任蘇翔表示,局部麻醉可分注射式及浸潤式兩大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