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二要二不 強健口腔牙周健康

二要二不 強健口腔牙周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牙疼多半就是牙齒周圍組織發炎引起的,如果想遠離牙疼,在日常生活中就一定要做好防範牙周病預防工作,也就是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平時利用牙線或牙間刷加強清潔,針對13歲以上民眾,全民健保給付可以每6個月洗牙一次;避免牙周病危險因子,儘早戒菸,遠離危險因子的傷害;另外,日常習慣維持均衡的飲食,多吃蔬菜,少吃甜食。

糖尿病患者得控制血糖以防牙周病

如果你有糖尿病請務必做到三件事:做好血糖控制以利預防牙周病;至少3個月至牙科做口腔檢查及早治療;三餐飯後及睡前刷牙輔以牙線、牙間刷使用,並搭配含氟牙膏。

氟化物防齲齒 大人小孩都有效

針對嬰幼兒口腔保健,嬰兒在6個月就會長出一顆牙齒就須使用牙刷來清潔,不管是成人或小孩口腔保健,使用氟化物防齲齒,大人小孩都有效。而氟化物在預防齲齒上的功效,有強化琺瑯質結構,增加抗酸、抗齲齒能力;在牙齒表面形成結晶,促進及加速初期脫鈣齲齒再礦化;抑制細菌生長。

正確護齒二要二不要秘笈

強健口腔牙周健康更要正確護齒,所以正確護齒小秘笈「二要二不」:

一要:睡前一定要刷牙,一天至少刷兩次。

二要:要有「氟」,平常使用含氟牙膏、每半年接受牙醫師塗氟及口腔檢查。

一不:不要傷害牙齒;少甜食,多漱口,絕對不含奶瓶睡覺。

二不:不要以口餵食,家長自己咀嚼過的食物不要再餵食小朋友。

定期檢查早期發現問題

建議爸媽應該暸解防範牙周病口腔保健資訊,遵守保障自己的口腔保健福利,成人每半年定期洗牙,及30歲以上有抽菸、嚼檳榔者每二年做一次口腔癌篩檢;幼兒保健6歲以下兒童享有每半年定期檢查及免費塗氟服務,而滿6歲到未滿9歲之學童接受窩溝封填補助的健保福利,透過專業醫護單位評估以早期發現問題,予早期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7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家庭暴力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在你我身邊,前陣子家暴話題不停躍上新聞版面,家暴案件不時在上演。烏日林新醫院身心內科主任黃于誠表示,根據統計,台灣家暴通報率低於5%,在醫院診療過程中,接觸過許多家暴受害個案,不少當事人抱持著家醜不外揚的心態,大部分多會選擇隱忍,等到開始尋求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是洗腎王國,全台超過200萬名糖尿病患者,都是最危險的候選人!醫師指出,高達半數洗腎患者罹患糖尿病,其實尿中白蛋白是早期腎臟病變指標,建議患者每半年應檢查一次。 血糖、血壓控制不當 腎病變主因 為什麼糖尿病容易腎病變呢?家庭醫學科醫師辛明容表示,血糖及血壓控制不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般人想到糞便,就感覺很髒、很汙穢,糞便並非一無是處 。醫界早發現,有時糞便含一些益生菌,而這些益生菌可用來輔助、改善一些感染性疾病,美國醫界甚至開始使用這種方式作為一種輔助治療策略。 身體獲得益生菌方式 主要分兩種 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表示,目前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期國內流感輕症疫情呈上升趨勢,主要流行病毒型別仍以A型H3N2為主,但B型流感佔率有逐漸增加趨勢,可能導致社區出現小波流行疫情。近期氣候多變,日夜溫差大,若出現發燒、合併咳嗽等類流感症狀,請戴上口罩,留意個人衛生習慣,以降低流感傳播風險。 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