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五分之一的產後媽咪不開心! 用3方式讓自己為母則強

五分之一的產後媽咪不開心! 用3方式讓自己為母則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手媽媽面對育兒初期的手忙腳亂,新生兒誕生後周圍親友注意力的轉移、身材無法恢復等,可能感到憂愁而開心不起來!根據2018年1月發表於《婦幼衛生期刊》的研究指出,有21%罹患產後情緒疾患的新手媽媽,未能向醫療照顧提供者主動尋求幫助。

產後情緒症狀 五分之一未能主動求助

該研究由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學者進行,研究對象為22~45歲婦女共211名,於生產後三年內接受網路調查,包含感知治療障礙量表、孕產婦社會支持量表、憂鬱、焦慮和壓力量表及有關透露產後情緒疾患的問題。

結果發現,超過一半受試者呈現產後情緒症狀,但其中五分之一卻未能主動透露並尋求協助;近一半的女性表示尋求協助是件極度困難的事情;超過三分之一者認為社會支持不足。

產後情緒低落較普遍 2成易衍生成產後憂鬱症

高雄長庚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李昱表示,婦女在生產後,生理上由於雌激素降低,心理上可能因為無法適應角色的改變、忙於照顧嬰孩,輕則會出現產後情緒低落,重則衍生成產後憂鬱症。產後情緒低落較普遍,約有五到八成剛生產後的媽媽會出現,雖會出現心情低落、不易入眠、焦慮等症狀,但仍能照顧小孩;而有兩成左右的婦女衍生為產後憂鬱症,症狀包含超過兩週持續性的心情沮喪、失眠、食慾不振、失去興趣、極度焦慮、難以專心、常常自責、甚至有輕生的想法,無法照顧嬰孩,此時,就應立即去身心科門診接受藥物與心理治療。

刻板印象根深蒂固 用3方式增強耐受度

社會文化對女性角色仍普遍存在刻板的要求,常賦予當媽媽的角色好像天生就是要會是照顧新生兒的好手,遇到有些孩子哭鬧的時間較頻繁或任何不適,就覺得問題是出在媽媽的身上。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認為,可先從觀念上調整,新手媽媽可以告訴自己不需要太完美或一定按著周圍人提供的育嬰寳典去執行,一切其實都在學習與適應中,當媽媽從來就不會是「一次到位」。
懐孕時期在列舉準備新生兒的所需物品時,不要忘了把可以支援的人力考慮進去,屆時當有不同需求,或者感到無法勝任時,可以立刻求助;其次可以參與加入新手媽媽的網站或群組,分享類似的經驗,或尋求支持,另外,不妨多和身旁可以一起照顧新生兒的新手爸爸、媬母或可短暫替手的長輩,多談論新生兒的可愛、互動、成長變化及所感受的喜悅等,這將增強育兒壓力的耐受度。

【延伸閱讀】

超前部署! 為準媽媽量身定制胎兒檢查與溫柔生產

血糖控制好,新冠肺炎不驚慌 醫師建議糖友這樣做

高風險停經前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 化療後可接續抗荷爾蒙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1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十八歲時因為生病感染病毒,成了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康婉玲,為了能懷孕生子,堅定實施健康飲食,成功擁有兩位健康可愛的女兒;從國小三年級就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口琴音樂家張筑婷,為保持自己演出的最佳狀態,一定會尋求精準的血糖檢驗。兩位病患,憑著堅持,在「8顆糖」新書發表會上,告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你知道很多疾病都和Omega-3攝取不足有關嗎?專家指出,缺乏Omega-3雖然不會有立即性的生命危險,但是身體出現的發炎現象所引起的相關疾病,都和缺乏Omega-3有關;至於Omega-3則是必須由食物中才能攝取到,而植物性來源相較於動物性要來得安全,尤其是含量豐富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名52歲婦女,接受乳房攝影篩檢,意外發現左外側出現硬塊,且有微小鈣化點的異常,經由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診為惡性腫瘤;彰化基督教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吳嘉隆指出,患者經乳房部分切除手術治療後,病理結果為一期C的乳癌,術後接受電療及荷爾蒙治療即可。在台灣,乳癌是女性癌症罹患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