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人間6月病腸腸不舒服 吃對水果遠離腸胃不適

6月將至,不少人將面臨人生重大轉折,壓力也隨之而來,新生學童需面對首次入學的陌生感,考生則備受大考倒數的沉重負擔,畢業生得承受適應職場的焦慮,6月新娘準備展開全新未知的婚後生活,各種程度的壓力加上6月悶熱天氣,影響了社會大眾的身體、心理,造成了俗稱「6月病」。

6月病是種心理障礙綜合症,來自環境變更與席捲而來的生活壓力,患者常感到不安、焦慮、憂鬱、情緒低落、容易疲勞、失去幹勁、渾身無力、沒有食慾等,甚至判斷能力及思考速度均急劇下降,也會出現便祕、腹瀉、頭暈、噁心等生理症狀,大大影響學業、職場表現及生活品質。

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陳志道指出,面對沉重的壓力時,人體容易出現腹瀉、便祕、腹痛、腹脹等腸胃不適症狀,加上6月適逢端午節,民眾食用過多油膩且不易消化的粽子,更容易加劇腸胃道敏感。

面對腸胃道不適,除了採用國外研究證實,有助於改善大腸激躁症及腸胃道敏感症狀的低FODMAP(低腹敏)飲食外;平時應多攝取富含水溶性纖維的水果,如奇異果、柑橘等,維持腸道健康。

由於腸道是人類第2個大腦,腸道菌落多元性和益生菌比例會直接影響人類免疫、神經及內分泌系統。而膳食纖維是腸道益生菌的營養來源,助於腸道好菌生長,抑制壞菌。建議平日多吃對的水果,維持腸道好菌相,才能擁有健康的腸道及心情,面對變化多端的生活。

近年來,澳洲、英國、紐西蘭、北歐及美國已有多項研究顯示,「低腹敏」飲食能有效減輕腸道引起的不適症狀。FODMAPs係指存於天然食材或食品添加物中的短鏈碳水化合物,攝取過多時在小腸無法被吸收而直接進入大腸,經過腸道細菌發酵,會造成脹氣、腹痛、腹瀉。澳洲蒙納許大學研究發現,50%至80%的研究對象在施行低腹敏飲食後,腸胃道不適症狀況得以改善。

陳志道表示,腸道敏感者在飲食方面要小心選擇,若攝取過多高腹敏的水果,例如:蘋果、芒果、西瓜及過熟的香蕉,有可能加劇胃腸不適,應先掌握自己腸胃的耐受量再酌量攝取;而奇異果、草莓、哈密瓜、葡萄等屬低腹敏水果,有助緩解功能性腸道症狀,可以放心食用。國內研究證實,每天2顆奇異果能改善便祕型腸躁症,促進腸胃暢通,而高維生素C更可以改善情緒,保持身心快樂,增強活力,讓生活重拾健康、愉快的節奏。

相關推薦

魚類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對孕婦、小孩都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為降低因海洋污染對魚類的影響, 建議盡量多食用中小型的魚類,以減少重金屬污染對健康的影響。  吃魚對健康好處多多,但是選對魚種也非常重要!有鑒於現代社會海洋污染問題重重,大型魚類因食物鏈的關係,體內...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劉超 兩項新的研究表明,經常患有偏頭痛的人可能會從一種新型藥物中受益,這些藥物旨在預防這些嚴重的頭痛。 這兩項研究都測試了“長效”藥物,每個月注射一次,每三個月注射一次。這些藥物被稱為“fremanezumab”和“erenumab”,似乎有效地預防了患者的偏頭痛——每月平均...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田春慧編譯 母乳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東西,它是一種複雜的混合物,其中包含糖分、蛋白質和脂肪,三者的比例在嬰兒生長的同時會根據嬰兒營養需求不斷變化,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鑒於此,醫生和母乳餵養提倡者會馬上提醒我們,母乳會增強嬰兒免疫系統的抗感染能力。然而,事實上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未能夠準確...

閱讀詳情 »

每年年末總有許多值得回顧的大事,以精湛圖表和專業能力呈現食知識的《食力》傳媒,這次推出「戳破2017十大食謠言」線上專題。令人驚訝的是,名列謠言排行榜首位的,居然是「香腸養樂多一起吃會致癌」的謠言! 謠言可畏! 「香腸和養樂多搭配致癌」中秋節必現 佔據食謠言排行榜第一名的「香腸和養樂多一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