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今增76例本土「台北市48例最多」 再添10人不幸病故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8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6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0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76例本土病例(其中14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 31例男性、4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6月22日至7月2日。個案分布以臺北市48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24例、桃園市3例,新竹市1例;其中55例為已知感染源、21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0例死亡個案,為5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1日至6月30日,確診日介於5月29日至7月2日,死亡日介於6月26日至7月2日。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1日累計公布13, 654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0,551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77.3%。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中,案15059為本國籍10多歲男性,6月30日自英國入境,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7月1日出現發燒、頭痛、全身倦怠、咳嗽等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送驗,於今日確診,接觸者匡列中。案15063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6月18日自日本返臺;案15079為本國籍60多歲女性,6月18日自美國返臺,2人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7月2日進行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2人在臺期間並無症狀,檢疫期間無接觸他人,故無匡列接觸者。案15094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6月25日自柬埔寨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7月1日由衛生單位安排轉換檢疫旅館,7月2日進行專案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37,IgG、IgM均為陽性),目前接觸者匡列中。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累計1,437,28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420,997例排除),其中14,991例確診,分別為1,180例境外移入,13,758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3例移除為空號。自2020年起累計68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67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49例、臺北市259例、基隆市22例、桃園市20例、彰化縣11例、新竹縣5例、臺中市4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苗栗縣、臺東縣、雲林縣及高雄市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市場是防疫重點 林右昌再酸連不是醫生也知道

基隆孕婦確診夫也染疫 急產女嬰一採陰性匡列9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口腔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五位,尤其有抽菸、喝酒或嚼食檳榔習慣者更是高危險群!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林婉妮醫師表示,口腔癌初期病灶仍侷限於口腔黏膜內,若能及時治療預後效果較佳;然而,若已發生淋巴結或遠端器官轉移,則會增加治療的困難度且預後較差。因此提醒國人若發現口腔異狀時一定要即早就診,以期能早期發...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肥胖,高血糖,高血壓或高膽固醇的人經常被建議少吃多動,但一項新研究表明,除了這個普遍的建議,還有另一種更為簡單的方法能讓我們遠離這些亞健康狀態將我們每天的進食時間控制在10小時以內。 研究人員在老鼠和果蠅上做的研究表明,如果動物的進食時間被限制在10小時以內,那麼很多代...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梅香四溢 從附近一家麵包店敞開的大門裡飄出的烤麵包的香味,就像一個時光的入口,瞬間把你從一條繁忙的紐約街道帶回到了多年前你曾經去過的巴黎的一家小咖啡館。一般來說,氣味粒子可以喚醒人們被遺忘已久的記憶。 但為什麼氣味有時會引發強烈的記憶,尤其是情感記憶呢? 簡而言之,大腦中處理氣味、...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冷就愛泡湯去!頂著寒風把身體泡進熱騰騰的溫泉裡,對許多人而言都是冬天裡的一大享受,但該吃飽還是空腹泡?泡湯能不能喝酒?身體疲累時能泡湯嗎?怎麼泡才不會泡出健康疑慮,國內醫師一一整理出泡湯三大錯誤觀念,要你別犯錯。 吃飽泡湯?還是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