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口腔癌的分期

口腔癌的分期

口腔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五位,尤其有抽菸、喝酒或嚼食檳榔習慣者更是高危險群!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林婉妮醫師表示,口腔癌初期病灶仍侷限於口腔黏膜內,若能及時治療預後效果較佳;然而,若已發生淋巴結或遠端器官轉移,則會增加治療的困難度且預後較差。因此提醒國人若發現口腔異狀時一定要即早就診,以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口腔癌的分期

 

口腔癌的分期是依據腫瘤大小、是否有淋巴結與遠端轉移與否來決定,臨床上依照症狀嚴重度可區分成零至四期:

 

第零期:亦即原位癌,癌細胞仍侷限於口腔黏膜的上皮細胞內。

 

第一期:腫瘤位於口腔黏膜內,且大小在2公分以內,尚無出現淋巴結或遠端轉移的狀況。

 

第二期:腫瘤位於口腔黏膜內,但大小介於2至4公分以內,仍無發現有頸部淋巴結或遠端轉移。

 

第三期:癌腫瘤已大於4公分以上,無發現頸部淋巴結及遠端轉移狀況;或是發現口腔黏膜腫瘤(病灶可能小於4公分或大於4公分以上),且伴隨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且直徑小於3公分,但仍無發現遠端轉移的情況,皆屬於第三期範疇。

 

第四期:第四期可再區分為三個階段

 

4a期:腫瘤已侵犯至周遭其他組織,如已穿透至皮膚、深入肌肉層等處,可能伴隨有頸部單一淋巴結轉移且直徑小於3公分,而仍未有遠端轉移的狀況;或是不論腫瘤病灶大小與侵犯位置,已發現頸部有一顆大型腫瘤或多顆淋巴結轉移,但仍無遠端轉移的狀況。

 

4b期:不論病灶大小與侵犯位置,已發現有淋巴結轉移且淋巴直徑大於6公分以上或是或是淋巴結轉移大於3公分且淋巴結已破損,而無遠端轉移。

 

4c期:不論口腔癌腫瘤大小、侵犯位置、以及是否有淋巴結轉移,但已發現有遠端轉移狀況者。

 

林婉妮醫師表示,口腔癌早期治療仍有80至90%的存活率,但若已進入第三期則降為60至70%、第四期患者的5年存活率便降至5成!提醒有抽菸、喝酒或嚼食檳榔習慣者應及早戒除,並定期接受口腔癌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口腔癌相關問題,建議諮詢「耳鼻喉科、口腔外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 林婉妮醫師

 

延伸閱讀:

【遠離口腔癌的方法】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538

【口腔癌前病變徵兆】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876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口腔癌的分期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熱熱熱…,今年夏天全世界都處在熱浪當中,體感溫度時常高達40度以上,令大人不舒服,怕熱的寶寶恐怕更是難受,尤其是當氣溫過於濕熱時,寶寶身上極容易出現汗疹。以下是一些關於痱子的症狀和預防及治療方法。 汗疹症狀 汗疹俗稱痱子,是皮膚對於高溫的一種反應。任何人都有可能長汗疹,...

閱讀詳情 »

▲國泰醫院麻疹群聚又出現第二波傳染。(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泰醫院麻疹群聚還沒燒完!疾管署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20多歲女性麻疹確定病例,讓8月17日公布的國泰醫院麻疹群聚事件正式確認出現了第二波傳染,截至目前為止已累計有10例個案,也讓該院染病醫護...

閱讀詳情 »

▲開學了,接下來一個月都是校園傳染病的高風險期間。(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周五開學了,好不容易熬過漫長暑假的父母接下來卻可能樂不起來,因為即將面對的,恐是一波孩子互相傳染的發病潮,疾管署今(3)日示警,監測發現,國內已經出現腸病毒、流感兩大病毒發威的現象...

閱讀詳情 »

▲蘇一宇醫師為新生兒檢查。(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懷了「龍鳳胎」的孕婦,因子宮頸過短,即使做過子宮頸環紮手術,依然不斷宮縮、安胎困難,在懷孕27周時就早產,姐弟兩人出生時分別只有750公克以及960公克,且因為嚴重呼吸窘迫症候群、肺出血、早產兒呼吸中止症等急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