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他97歲聲如洪鐘,沒有三高,甚至沒有掉過一顆牙,但他說的「長壽秘訣」卻讓我們都驚呆了,原來養生可以那麼簡單...

他97歲聲如洪鐘,沒有三高,甚至沒有掉過一顆牙,但他說的「長壽秘訣」卻讓我們都驚呆了,原來養生可以那麼簡單...

圖片截自今日頭條

97歲的老人是怎樣一個狀態呢?顫顫巍巍?一身慢性病?牙口還不好?——不見得!

國醫大師——李輔仁,近代四大名醫施今墨的嫡傳弟子,北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

97歲了,沒有糖尿病和高血壓,說起話來仍是聲音寬厚、底氣十足,臉上的皺紋也很少,幾乎沒有老年斑,牙齒也雪白整齊。

【我的牙也全是我自己的。】

——就在剛剛結束的2016年全國政協會議上,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他,神采奕奕地接受了健康時報記者的採訪↓↓↓

他97歲聲如洪鐘,沒有三高,甚至沒有掉過一顆牙,但他說的「長壽秘訣」卻讓我們都驚呆了,原來養生可以那麼簡單...

今年兩會期間,健康時報記者採訪國醫大師李輔仁

秘訣一【飲食】:什麼都吃些,什麼都不多吃!

他97歲聲如洪鐘,沒有三高,甚至沒有掉過一顆牙,但他說的「長壽秘訣」卻讓我們都驚呆了,原來養生可以那麼簡單...

圖片截自千圖網

吃喝有度的飲食規律對養生保健至關重要。要做到膳食平衡,什麼都吃些、什麼都別多吃才好。

中國人傳統飲食中帶糖的食品很多,如元宵、粽子、月餅,所以他有意識地不吃糖,長期堅持下來,至今和高血壓、糖尿病不沾邊。

李輔仁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常是粗茶淡飯,而隨著年紀增長,逐漸養成了這樣的飲食習慣:

【素淡為主、少吃甜食、少吃脂肪、多食水果及蔬菜。】

他自己平時吃得非常簡單,也不吃什麼特別貴重的補品。“我從來不抽煙,不喝酒,而且不吃任何保健品。”

 

秘訣二【鍛煉】:最愛走路,隨時走起來!

他97歲聲如洪鐘,沒有三高,甚至沒有掉過一顆牙,但他說的「長壽秘訣」卻讓我們都驚呆了,原來養生可以那麼簡單...

圖片截自華股財經

現在很多人在室內工作,一動不動地坐上一天,這樣久而久之,體力就慢慢地消耗殆盡。人需要隨時隨地堅持運動,持之以恆。

“我經常走路,而且走得很快。現在想起來就走幾步,不論是在辦公室還是在院子裡。”

在全國政協委員醫療衛生組的分組討論間歇,李輔仁就到會場外的走廊走上幾個來回,行動敏捷,步態優雅。

走路的好處有很多:

1、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2、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

3、增強心臟功能;

4、減少體內多餘的脂肪;

5、減少患動脈硬化的可能性;

6、有效保持骨密度和優質骨骼;

7、強健腿足、筋骨,使關節靈活;

8、促進人體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

除了隨時走路,李輔仁的運動還有:

1每天堅持買菜,而且買菜時不用超市的手推車,而是提個籃子,這樣也相當於一種鍛煉方式;

2看電視不坐,站著活動關節;

3上班時不搭乘電梯而選擇爬樓梯;

4平時家裡掃地、擦地板都是他的事。

 

秘訣三【健腦】:每天讀書看報、午睡1小時

他97歲聲如洪鐘,沒有三高,甚至沒有掉過一顆牙,但他說的「長壽秘訣」卻讓我們都驚呆了,原來養生可以那麼簡單...

圖片截自微信公眾號

他90多歲高齡時還在給病人看病,工作的繁忙,非但沒有使他感覺累,反而越發感到生活充實。

“一個人的精神寄託很重要,若自己60歲就退休,就沒今天這樣好的身體,身心健康均在於運動。”

“生命用則進,不用則廢,頭腦也是一樣。除了工作,他健腦的方式是:

1、每天要讀書看報;

2、每天一定保證7個小時的睡眠;

3、保證1小時的午睡。

“用進廢退”是保證身體健康的真諦,每天保持適量的運動是延年益壽的靈丹妙藥,不僅鍛煉了腿腳還鍛煉了頭腦。

 

秘訣四【秘方】:獨創了一個“通腸方”

他97歲聲如洪鐘,沒有三高,甚至沒有掉過一顆牙,但他說的「長壽秘訣」卻讓我們都驚呆了,原來養生可以那麼簡單...

圖片截自萬家健康

李輔仁的養生經驗中,特別強調保持腸道通暢。

保持大便通暢,除了多吃蔬菜、水果、雜糧等、適當運動,還要常做腹部按摩,具體手法是:

以手繞臍周推按,以順時針(順著結腸蠕動的方向)為好,或順時針、逆時針交替進行。

如果大便仍然秘結,可考慮用藥物來輔佐通便。對於老年便秘,李輔仁還獨創了一個水煎服的潤腸通便方:

肉蓯蓉30

全瓜蔞30~50

草決明30

玄參30

生地30

火麻仁10

酒軍炭5~10

白術15

黨參15

牛膝10

生首烏20

枳實10

甘草3

秘訣五【養心】:做每件事都將心比心

“醫乃仁術,為醫者,醫術固然應求一流,而醫德更應高尚。醫生應以病人為本,以仁者之心待人。”這是他的座右銘。

養心才能養身,我們做事情要胸懷大度,盡力但不必計較,自己可以做到的一定努力做到,做不到的不要強求。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七八,那就必須有寬大胸懷,學會看得開,想得開,擺脫開。李輔仁說:“我幾十年與人為善,助人為樂,不傷人,不記仇,不報復,事業上不斷努力鑽研。”他堅持十條規則:

1 、情志開朗,恬淡虛無;

2 、怡情養性;

3 、起居有常,順乎自然;

4 、適當活動,掌握恰當;

5 、睡眠充足,早睡早起;

6 、居室清潔,陽光充足;

7 、寬大為懷,寵辱不驚;

8 、吐故納新,空氣新鮮;

9 、智能用腦,多作貢獻;

10、定期檢查,防微杜漸。

李輔仁從事保健工作數十年,他一直本著“將心比心”的原則做事情,讓自己少些遺憾,多做些好事。

來自:今日頭條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衛福部公布104年十大死因,其中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就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位,包括因動脈粥狀硬化而導致的心臟、腦血管等;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吳怡萱指出,國內18歲以上者,罹患高血脂約佔1成,但40至64歲的中壯年族群卻有近3成罹患,高血脂不但會產生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國人因觀光旅遊或商務行程出國,除需依入境國之氣候準備衣物外,所攜帶之自用藥品更要依入境國之法規處理,以免違規觸法;我國醫療常使用的佐沛眠(Zolpidem)、氟硝西泮(Flunitrazepam)等鎮靜安眠類藥品及嗎啡(Morphine)、吩坦尼(Fentanyl)等...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 No.120/4月號) 面部基本上是由兩個部份組成,包括了五官及框架,五官包括了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及耳朵,框架則是包括了面部的骨架、肌肉筋膜、脂肪及皮膚。五官決定了我們是否好看的基本條件,而框架決定了你的年輕度,但並不是有了好看的五官就代表你是美女或帥哥,必須和框架匹配才能成為視覺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準備迎接清明連假,不少民眾早規畫好旅遊踏青形成,但要注意,千萬不要誤食野外有毒植物,否則恐引發中毒;食藥署表示,每年都有民眾發生採食野外有毒植物因而中毒案例,主要是因有毒植物和可食性植物外觀相似,像是姑婆芋、曼陀羅和綠褶菇等野外植物,都容易被民眾誤食。 誤食姑婆芋 恐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