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只要屁股出血、感到疼痛,就會覺得「是痔瘡吧?」同時也會想著「應該不久就會好了吧」、「又不會死掉」、「惡化的話再去看醫師好了」,就這樣放著不管。但是,也有些病例是「還以為是痔瘡,去接受診療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大腸癌」的情況。
日本大腸肛門病學會肛門領域指導醫師,同時也是平田肛門科醫院院長平田雅彥醫師,在他的著作《看過38萬人屁股的名醫教你在家治好痔瘡》中,特別將一般人容易誤以為是痔瘡的疾病整理如下:
(一)大腸癌
大腸癌有非常多病例,是由於其症狀為肛門出血、血便等,與痔瘡十分相似而容易被忽略,導致發現過遲。
平田雅彥曾針對前來平田肛門科醫院診察痔瘡的500名患者進行精密檢查,發現當中有22人罹患大腸癌,比例上約是4.4%。這和一般團體健康檢查發現大腸癌的比例0.15%相比,是約30倍之多。
平田雅彥強調,特別需要留心的,就是曾經治療過痔瘡的人。這是由於這些患者即使看到肛門處有出血,也很容易認為「又是痔瘡吧。」只要有出血或者血便,請務必向醫師諮詢。建議只要超過40歲,每2年就要接受1次大腸內視鏡檢查。雖然也可以選用糞便檢查來判斷是否罹患癌症,但由於此種方式有46%機率會漏看,因此並不被歐美採用。如果要接受檢查的話,還是建議選擇大腸內視鏡。
(二)直腸脫垂
直腸脫垂病如其名,就是直腸發生脫垂現象。這是年輕和壯年男性容易罹患的疾病,可能是由於排便時強烈對下腹用力造成的。在高齡者當中,女性可能是由於妊娠、生產的損傷加上老化的影響,也有不少病例。
(三)直腸黏膜脫垂
只有直腸黏膜錯位滑到肛門附近的症狀。這是由於體質或者老化所引起的,並不算是疾病。
(四)直腸肛門疼痛
典型的症狀是「站著就會痛、躺下來就不痛了」「早上時不痛、但是傍晚就開始痛了」。有許多病例是由於直腸黏膜脫垂導致黏膜掉落,因此而感到疼痛。只要抑制發炎情況、控制排便後就會改善。
(五)肛門管癌
這是在肛門形成的癌症,病例並不常見。大多數病例是由於長久不治療肛門瘻管、任其惡化而產生。
(六)克隆氏症
這種疾病是由口腔至肛門為止的消化器官發生潰瘍,長出了纖維化的腫瘤。原因不明,但可能是由於飲食歐美化導致患者增加,或與基因遺傳有關。
此外,有許多民眾會有這樣的疑問「肛門發癢也是痔瘡造成的嗎?」平田雅彥認為,有可能是皮膚潰爛,也有可能是癌症。由於肛門發癢的原因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肛門的內痔核引起發炎,導致肛門發癢,因為發炎部位的分泌物會導致皮膚潰爛。
因為患者通常無法察覺自己罹患內痔核、或是該部位發炎,因為長了內痔核的黏膜沒有痛覺,所以患者只會感覺到皮膚潰爛造成的搔癢感。尤其是炎熱的夏天也常出現屁股流汗,然後覺得很癢的情況。
平田雅彥建議,如果流汗流到覺得肛門很癢的話,可使用「痱子粉」吸汗,這跟讓小寶寶的身體保持乾爽,避免穿尿布穿到起紅疹是一樣的道理。如果癢得受不了,建議在上班或睡覺之前,先在屁股撲點痱子粉。
要注意的是,別輕忽發癢這個症狀,因為有可能是重大疾病所造成的。平田雅彥提到,曾經收治1位「屁股很癢」的患者,察後發現對方居然罹患了直腸癌。經過仔細檢查後,確定對方是會出現分泌液的漿液惡性腫瘤,這也是很罕見的癌症。因此提醒民眾,如果搔癢症狀一直反覆發生,遲遲未能得到改善,還是請專科醫師診療一下才能放心。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養身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
相關推薦
男子疲倦胃口差 竟是B肝急性發作導致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8歲男性,近來常感到疲倦、胃口差,甚至尿液呈現紅茶顏色,皮膚有泛黃現象,就醫檢查,醫師發現不僅肝功能指數破表,還是正常人50至60倍,恐為慢性B型肝炎急性發作成猛爆性肝炎,緊急安排住院治療;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王俊偉指出,這名男性是B型肝炎患者,雖一...
閱讀詳情 »熱量少50%!防癌 排毒 通便秘!掌握「兩要訣」,這樣吃最養生!
eNews - 熱量少50%!防癌、排毒、通便秘!掌握「兩要訣」,這樣吃最養生! 身體內的血液垃圾不及時排出, 長久累積甚至會堵塞血管, 造成血液粘稠、血液流速減慢, 引發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 立秋後記得多吃紅薯, 讓你的血管更健康! 吃 地 瓜 有 哪 些 好 處 防...
閱讀詳情 »寶貝發燒好慌! 醫:別急著吃退燒藥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幼兒發燒千萬別亂服藥!抱著發燙的孩子夜不成眠,是為人父母最煎熬的考驗,而小朋友發燒該不該先給退燒藥?退燒藥該怎麼用?更是所有父母最關心的議題。為此,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家長或照護幼兒者,一旦小朋友發燒應就醫治療,切勿自行購買退燒藥給小朋友使用,以免延誤疾病治療。發燒未必要...
閱讀詳情 »關懷長期臥床病患 長庚捐贈350套氣墊床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為關懷長期臥床病患及家屬,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購置350套減壓氣墊床,並與偏鄉的醫療照護機構共同合作,以預防家中長期臥床的病人產生褥瘡,為社會公益盡一份心力。預估2025年 每5人有1名老年人林口長庚醫院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程文俊表示,國內人口結構快速老化,預估到了2025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