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低腹敏3階段飲食 緩解腸躁症不適

  腸躁症成因多元,可能為壓力、情緒問題、睡眠不正常、腸道菌叢異常、腸道發炎或感染、飲食習慣不佳等有關;2017年《Nutrients》研究指出,腸躁症發生與西方飲食型態(高油脂、高精緻糖攝取)有正相關,另1項2018年發表的研究則指出,膳食纖維攝取較高者,腸躁症發生率較低。

  腸躁症治療趨勢除了以藥物緩解及紓解壓力,還有國人較少接觸的「低腹敏3階段飲食」Low FODMAP diet(Low 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 Disaccharides 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食物FODMAP高低取決於個體對該食物的腸道敏感度。對腸躁症患者來說,若FODMAP攝取過多而無法被小腸完全吸收,直接進入大腸,帶入水分造成腹瀉,或經過腸道細菌發酵後產生氣體引起腹脹、腹痛。

  「低腹敏飲食」並非只是避免攝取特定食物,而是必須在醫師、營養師建議之下分3階段進行,以找出患者對個別食物腹敏狀況,提出相應之飲食建議:另外也提醒,採取低腹敏飲食,可能會減少蔬果雜糧類的攝取,長期使用可能會造成營養失衡,故一般健康人在無腸道症狀時也不建議採取此方法,而特殊對象如:幼兒、老人、飲食不正常者也不適用。

  攝取水果類其多酚可抑制腸道內病原體滋長並促進益生菌生長,更可能進一步與維生素C交互作用,協同抑制病原體(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鏈球菌、沙門氏菌等);而其未經腸道消化反應的醣類,可作為益生元刺激腸道後段益生菌生長或活化,或是經過共生菌群發酵作用後,選擇性促進益菌生長。故可選擇富含水溶性纖維、維生素C、多酚的水果,如:柑橘類、番茄、木瓜、奇異果等,有助於建立腸道好菌相。

  董氏基金會從預防角度提醒,平時應努力為腸道益生菌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建立好的腦-腸軸功能;提醒國人宜攝取足量蔬果,建立腸道好的菌相,打好根基,以遠離遠離腸躁威脅。

相關推薦

屏東爆發白牌計程車司機群聚事件,今天新增3人確診,為司機的妻子、母親及看護,其中司機的妻子為超商店長,縣府已發放疫情警示簡訊,提醒民眾注意;該群聚相關接觸者累計匡列131人。枋山鄉楓港、善餘兩村明天起至29日全面施打疫苗。白牌計程車司機群聚案,累計12名確診者中有6人感染Delta變異株,包括秘魯境...

閱讀詳情 »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26)日透露昨天已與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簽署完成開啟專案採購BNT疫苗所必需之法律文件。消息一出,慈濟發聲明希望盼比照辦理。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認為,中央應該積極介入幫忙「趕快買進來」,這樣疫苗數量才會夠、品質過濾才會好。羅秉成指出,經捐贈專案工作小組近日密集的討論與合作,昨...

閱讀詳情 »

新北市家禽屠宰場出現1名越南籍移工確診,昨天全面停工、篩檢。市長侯友宜今天表示,目前已採檢外籍移工523人,共計有19人PCR確診。新北最大的家禽屠宰場一名越南籍移工確診,侯友宜今天表示,昨天全面篩檢後,累計8人PCR採檢陽性確診,已送到集中檢疫所治療。27日開始,沒有持陰性證明不能進場。新北各相關...

閱讀詳情 »

新北市家禽屠宰場出現1名越南籍移工確診,昨天全面停工篩檢。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表示,昨天全面篩檢523人,快篩找到11人陽性,PCR採檢累計8人確診,已送到集中檢疫所治療。新北最大的家禽屠宰場一名越南籍移工確診,侯友宜今天表示,昨天全面篩檢後,累計8人PCR採檢陽性確診,已送到集中檢疫所治療。27日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