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低頭族看過來! 這4招熱敷止痛緩解肩頸痠痛

低頭族看過來! 這4招熱敷止痛緩解肩頸痠痛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手機的普及,培養出許多低頭族,於是肩頸痠痛、頭痛、眼睛疲勞的病患越來越多,就連小學生也會肩頸痠痛!這個不可忽視的警訊起因於「姿勢不良」!根據《神奇熱敷法:一條毛巾治好痠痛!「高體溫」讓你年輕10歲!》一書表示,骨骼是身體的根基,人體約有兩百塊骨骼,每塊骨骼都有正確位置。一旦有一塊骨骼偏移,身體為了保持重心或彌補活動功能,就會讓其他骨骼移位。違反人體工學的姿勢會增加肌肉負擔,正常狀況下用不到的肌肉此時就會過度施力,長久以往使得骨骼變歪斜。大多數疼痛與身體不適,皆起於長期維持錯誤坐姿或違反人體工學的姿勢。多數專家指出,「生活習慣」就是導致肩頸痠痛越發嚴重的主因。

頭痛、暈眩、自律神經失調 都是低頭族的健康隱憂
現代人每天緊盯著手機螢幕不放,經常坐在辦公桌前工作或是玩電動的人,也會長時間維持低頭的姿勢,一直低頭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當頸部比正常位置前傾,就會持續拉緊後頸肌肉,導致氧氣無法充分供應,如此一來,原本應該要轉化成熱量的葡萄糖,就會變成乳酸等老廢物質囤積在肩頸,讓肩頸部位變得越來越僵硬疼痛。長期如此,肌肉就會變得硬梆梆,通往頸部的神經和血管受到壓迫,引發頭痛、暈眩與自律神經失調。為了預防慢性肩頸痠痛,除了要善用熱敷法紓緩僵硬與疼痛,還要改善生活習慣。最重要的是,不要長時間低頭,而且低頭之後一定要將頭往後仰,充分伸展肌肉。

低頭族看過來! 這4招熱敷止痛緩解肩頸痠痛預防肩頸痠痛的四大方法

1.保持正確姿勢:專心打電腦或看書時,身體很容易往前傾、頭越來越低。記得隨時注意自己的姿勢,恢復抬頭挺胸的正確儀態。
2.注意頸部與肩膀保暖:肌肉一旦變冷,就會使肩頸僵硬與疼痛惡化。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時,請記得穿上外套或在頸部圍一條毛巾,避免受寒。
3.每小時做一次伸展操: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時,務必每小時做一次伸展操,伸展腰部與雙手,紓緩頸部、肩膀和背部肌肉。
4.肩頸肌力運動:做伸展操不只要運動頸部和肩膀,還要活動肩胛骨。雙手撐住牆壁,身體往前傾的「站姿伏地挺身」,是鍛鍊肩胛骨最有效的運動。

【肩頸痠痛】止痛熱敷法
頸部肌肉痠痛時,肩膀肌肉一定也會痠痛。因此,無論是頸部痠痛或肩膀痠痛,請同時熱敷這兩處,並依照自己的身形調整熱敷巾的大小,讓熱敷巾可以完全服貼在疼痛的部位上。
熱敷肩頸的「最佳姿勢」
1. 仰躺:可維持熱敷巾的溫度,還能緊密服貼熱敷點,提升消除疼痛的效果。
2. 用兩條熱敷巾放在肩膀,延長熱度:重疊兩條熱敷巾,放在躺下時剛好可以敷到肩膀熱敷點的位置,直接躺在熱敷巾上。
3. 把熱敷巾綁在脖子上:可用長毛巾包覆熱敷巾,圍在脖子上。這樣既可增加服貼度,熱敷巾的位置也不易跑掉。坐著熱敷時也可以使用這個方法。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高以翔讓人重新看見「猝死危機」 3大高風險群可考慮植入式去顫器預防

他二度腦中風 連話都說不清楚了!

放任飯後血糖飆高 拒吃青菜男終洗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8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口罩實名制3.0於4月22日上路,買口罩管道變多了,不少藥局剩下一堆口罩,不用排隊,部分藥局一個上午只能賣出不到10個口罩,許多人以為不用再排隊,其實不然,這一兩天又進入下一個新週期14天,又出現排隊人龍,如果不缺用的話,建議下周再買,屆時應該又不用排隊。 此外,口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國二男學生,左陰囊不時有悶痛及下墜感,體檢發現有精索靜脈曲張,家長焦急帶來門診,經理學檢查發現已有中重度的精索靜脈曲張,進一步安排超音波檢查精索靜脈曲張已達到2.8mm。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林儒廷表示,精索靜脈曲張是指男性陰囊附近精索處不正常的靜脈彎曲與擴大,也就是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連續12日沒出現新冠本土個案,社區風險初步研判不高,但今(24)日敦睦艦隊再傳1人確診(第428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第428例在4月18日就已在集中檢疫所,社會接觸風險應該不高。另外指揮中心統計,台灣新冠患者曾有5位用葉克膜(包含目前3位)治療。 敦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新冠病毒疫情緊張,民眾減少出門,不只商店攤販生意變差,山上農民生計也受影響。南投縣信義鄉東埔村山農因觀光客減少,造成高麗菜滯銷。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知悉後,熱情揪團,由該院草讚屋庇護商店向農民大量進貨,員工共襄盛舉、熱情響應,以實際行動幫助農民解決滯銷壓力。 病友父親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