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中獎了嗎? 這5大職業容易得大腸瘜肉

你中獎了嗎? 這5大職業容易得大腸瘜肉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台灣癌症基金會進行「大腸瘜肉問題與生活習慣調查」,結果發現,軟體工程師、行銷企劃、公務員、醫護人員、營建人員等為大腸瘜肉好發五大職業族群。

靜態生活型態 很容易得大腸瘜肉
這項調查報告針對全台2550位25至59歲上班族,其中147人發現有大腸瘜肉。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副院長賴基銘表示,過去研究早發現,只要是靜態生活型態的人都較容易得大腸瘜肉,而上述職業從業人員多半屬於靜態生活型態,因此很容易長大腸瘜肉。

研究交叉分析顯示,長大腸瘜肉的上班族普遍有「苦腸4作息」,包括工時過長、睡眠不足、腸道卡壞菌,以及常吃油膩消夜。

大腸瘜肉屬於惡性腺瘤 導致大腸癌風險上升
賴基銘執行長分析,這些因素環環相扣,工時過長、睡眠不足的人,多半承受很大壓力,且生活、飲食習慣可能也不太健康,進而干擾腸道細菌生態平衡,長時間下來,便可能引起大腸瘜肉,當大腸瘜肉屬於較惡性腺瘤,便是大腸直腸癌高風險群,未來罹患大腸直腸癌風險就會比一般人來得高。

含益菌食物 幫助維持腸道菌相平衡
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台大營養學博士吳映蓉表示,膳食纖維為腸道益菌主要養分,而紅肉、油炸食物等,則容易讓好菌流失,因此民眾想維護腸道健康,就得多吃蔬果、少吃紅肉及油炸食物,也可規律補充優酪乳、優格等含益菌食物,建議一天喝兩杯,一杯約240cc,在吃沙拉時,也可以淋上優酪乳、優格,更能增加營養價值。

主動篩檢、勤運動 也有助保護腸胃健康
賴基銘執行長則建議民眾應主動篩檢,勤運動,無論是否有大腸癌、大腸瘜肉家族史,鼓勵50歲以下民眾主動、提早進行大腸癌糞便潛血篩檢,並養成333運動習慣,每周運動3天、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平均心跳達每分鐘130下以上,減少因生活作息不規律而影響腸道菌相平衡,進而降低大腸瘜肉、大腸癌發生風險,並提醒民眾加入「2017年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529腸胃健康日」行列,一起保護腸胃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8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傷口癒合容易出現乾燥、搔癢等情形,不小心抓破可能造成感染。雙和醫院替院內的八仙塵爆傷患,在癒合傷口塗抹嬰兒油、在床頭放歌曲,希望分散傷者注意力、減輕痛苦。有傷患在紙上寫感謝的話語,讓醫護人員倍感溫馨。 「看到年輕的身體承受如此的痛楚,感到非常不捨。」雙和醫院副護理長黃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有過敏問題嗎?根據研究發現,造成過敏疾病的過敏原,有高達9成以上是由塵蟎引起,而全台75%的家庭,平均每1公克家中灰塵裡,約有2000隻塵蟎。醫師強調,要防範過敏疾病發生,最重要的是從慎防塵蟎入侵做起。 執業家庭醫學專科診所院長林青穀表示,塵蟎是一種8條腿的生物,與蜘...

閱讀詳情 »

我們不能只知道消福,不知道積福。如果我們沒有慈悲心、沒有菩提心,一直在貪嗔痴慢疑的狀態中吃喝玩樂,這一切都是在造業,都是在減福。等到福報窮盡,業力現前,我們只能墮落惡趣,再也沒有解脫的機會了。沒有積福,天天奔忙也發不了財。有人說,「錢是我自己做生意、自己工作掙來的。」實際上,這都是你以前修過的福報,...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今日頭條)餓的滋味特別特別不好受,這時候只要手邊有什麼可以吃的,一般都會毫不猶豫的吃進肚子。沒辦法呀,總想著先填下肚子就好。哎~肚子餓的人傷不起~可就是因為空著肚子吃些雜七雜八的,很容易生病,嚴重些的可就得進醫院啦!快跟著靈機來看看到底哪些是不能空腹吃的食物,大家一定得注意了! &nb...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