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使用類固醇不會得皮膚病 應依據醫師、藥師指示用藥!

使用類固醇不會得皮膚病 應依據醫師 藥師指示用藥!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類固醇長年受到汙名化,網路傳說使用類固醇會得皮膚病,是真的嗎?食藥署強調,長期大量使用外用類固醇,確實可能會出現皮膚變薄、肌肉萎縮、瘀青,也容易有青春痘、色素沉澱等其他皮膚相關副作用,導致患者誤解為皮膚疾病,提醒民眾勿亂服用來路不明的藥品,且依照醫師、藥師指示,或藥品外盒及仿單的標示內容用藥。

美國仙丹 氣喘、過敏性疾病重要治療

食藥署指出,類固醇名為「副腎上腺皮質激素」(俗稱美國仙丹),是人體內即可自行合成的腎上腺荷爾蒙的一種,具有抗發炎、免疫系統調節及止痛的作用,對於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腎絲球腎炎、發炎性關節炎)、氣喘、過敏性疾病等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大量使用外用類固醇 可能也皮膚副作用

食藥署表示,類固醇在體內可以促進或分解肌肉、脂肪、皮膚,但使用類固醇需依據病情適度控制類固醇用量,因為長期大量使用外用類固醇,確實可能會出現皮膚變薄、肌肉萎縮、瘀青,也容易有青春痘、色素沉澱等其他皮膚相關副作用,導致患者誤解為皮膚疾病;此外口服類固醇也會造成體重增加(如月亮臉、腹部堆積脂肪)、頸背部突起(俗稱水牛背)、血糖增高、消化道潰瘍及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

過度使用類固醇 依據醫師、藥師指示用藥

食藥署提到,使用類固醇最常見的問題是民眾常自行購買含類固醇的藥物服用,或是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誤用類固醇藥物,使得過度使用類固醇,導致身體受到危害。

食藥署提醒民眾勿亂服用來路不明的藥品,而且類固醇依藥品風險可分為處方藥及指示藥,若為處方藥,需經由醫生診斷及處方後才能使用;若為指示藥,則需依照醫師、藥師指示,或藥品外盒及仿單的標示內容使用,這樣才能確保用藥安全有效。

參考資料:

1聽說使用類固醇會得皮膚病,這是真的嗎?

【延伸閱讀】

免到店就能調助聽器!突破低功率限制 極重度聽損「聽」暢無阻

臉部清潔不乾淨 再多保養品、醫美也難發揮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1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愛吃漢堡、炸雞、蛋糕等高油脂食物,不僅體重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也大增!營養師指出,高油脂飲食會使女性的雌激素分泌量增加,容易刺激乳房中的癌細胞增長,另外,吃下大量的高熱量食物,體重容易過重,同時也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台灣每年約有逾萬人罹患乳癌,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細菌無所不在,皮膚曝露於空氣中,許多細菌容易覆著,其中一種痤瘡桿菌,是造成長痘痘、粉刺的元凶!醫師指出,當皮脂腺分泌過甚會阻塞毛孔,導致痤瘡桿菌大量孳生,進而造成毛囊發炎、紅腫,甚至化膿。肌膚的好壞,取決於皮膚中痤瘡桿菌的多寡。開業皮膚科醫師邱軍棠指出,痤瘡桿菌是一種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大多數的媽媽生產完會開始實施減肥計畫,依照個人體質的不同,在食材或熱量攝取上會有不同;其實,產後瘦身並不困難,只要做到均衡飲食,燉補湯品適量補充,再搭配伸展運動,就可輕鬆回復以往苗條身材。陳葵蓉營養師指出,很多產婦認為只要少吃或是不吃澱粉,就可以達到減重效果;但還是應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