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健檢揪出胃癌 內視鏡手術免開刀除腫瘤

健檢揪出胃癌 內視鏡手術免開刀除腫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健檢確診零期胃癌 用內視鏡手術完診

一名66歲蔡姓男子,務農且生活作息都很正常,長期卻有胃悶痛的情形,家人勸說到醫院檢查,但因為覺得做胃鏡會不舒服,且認為不嚴重所以並不在意;最近因親友鼓吹,得知醫院也有舒眠胃鏡檢查,才答應一起到童綜合醫院進行全身健康檢查。

沒想到進行胃鏡檢查時,赫然發現有0.8公分左右的腫瘤,且幽門螺旋桿菌檢測也呈現陽性,高級健康檢查中心轉介患者到胃腸肝膽科劉博堃醫師門診;經劉博堃醫師進行切片檢查確診患者罹患零期胃癌,進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手術進行30分鐘完整切除腫瘤,此次手術過程沒有出血,因為傷口不大,所以他術後也不覺得疼痛,住院三天就出院返家休養。

原位癌早發現早治療 術後恢復快

劉博堃醫師表示,胃癌零期即稱為原位癌,病變位於胃上皮細胞以及胃黏膜上層,通常不會有症狀表現,要經由胃鏡檢查才有機會發現;若早期胃癌診斷出來,儘早治療後的成效極佳,恢復狀況與存活率都很高;劉博堃醫師指出,內視鏡黏膜下剝離手術主要使用於罹患消化道早期癌、大型瘜肉或黏膜下腫瘤等患者,可以將腫瘤完整切除並保留器官(如腸道的保留),與傳統手術相比,不會留下體外傷口,且術後恢復快,相較傳統手術更能夠維持生活品質。

胃癌預防有道 高風險族群要小心

劉博堃醫師呼籲,造成胃癌發生的原因大致可分為遺傳、飲食習慣、胃瘜肉、幽門螺旋桿菌等等,預防方式除養成正常生活習慣、戒除抽菸與喝酒等惡習、多攝取新鮮蔬果、少吃醃製食物等等以外,若是有家族罹癌史的人,更要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如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則需進行殺菌治療,以降低胃癌發生的機會。

另外,因為早期胃癌幾乎不會有明顯症狀,特別是高風險族群,若身體出現消化不良、胃悶痛、食慾不振、胃口改變等等情形,就要尋求醫師診療;若每年定期進行全身健康檢查,更能早期發現疾病儘早治療,以利獲得最佳治療成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1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愛滋感染途徑,以男男性行為為主,國內防疫專家提倡「曝露後預防性投藥」,可大幅降低剛侵入人體的HIV病毒的感染率;不過,想要避免染病,就應養成安全性行為的習慣。如何讓感染者願意接受治療,並降低傳播出去的風險,甚至推廣預防性投藥的概念,這些都是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努力的方向。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肥胖並不會致病,但卻可能埋下誘發疾病的危險因子,對健康造成威脅,甚至恐造成猝死;成大醫院外科醫師李國鼎指出,病態性的肥胖,無形中可能造成身體傷害,也可能使患者因外觀失去信心,影響日常生活,必要時,可透過減重手術,幫助體重下降,改善健康。臨床上,1名28歲男性,體重高達196...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想透過大吃大喝來舒緩情緒,恐效果有限,甚至可能演變成暴食症、厭食症等精神疾病;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輔導科心理師柯俊銘指出,進食雖能暫時轉移注意力,但過程中不但容易攝取過量的高油脂等,放縱後,可能會因吃太多導致罪惡感,造成內心更大負擔。根據英國心理學家研究顯示,要避免情緒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癌症患者必須補充足夠的營養,才能幫助身體提身免疫力,順利完成療程;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趙翰林指出,許多民眾擔心若吃太營養,反而會使癌細胞增長,其實這是錯誤觀念,尤其癌症患者更需要維持體能,抵抗癌細胞。對抗癌症,患者必須每天適量補充蔬果,且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並配合運動,以加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