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健檢揪出胃癌 內視鏡手術免開刀除腫瘤

健檢揪出胃癌 內視鏡手術免開刀除腫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健檢確診零期胃癌 用內視鏡手術完診

一名66歲蔡姓男子,務農且生活作息都很正常,長期卻有胃悶痛的情形,家人勸說到醫院檢查,但因為覺得做胃鏡會不舒服,且認為不嚴重所以並不在意;最近因親友鼓吹,得知醫院也有舒眠胃鏡檢查,才答應一起到童綜合醫院進行全身健康檢查。

沒想到進行胃鏡檢查時,赫然發現有0.8公分左右的腫瘤,且幽門螺旋桿菌檢測也呈現陽性,高級健康檢查中心轉介患者到胃腸肝膽科劉博堃醫師門診;經劉博堃醫師進行切片檢查確診患者罹患零期胃癌,進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手術進行30分鐘完整切除腫瘤,此次手術過程沒有出血,因為傷口不大,所以他術後也不覺得疼痛,住院三天就出院返家休養。

原位癌早發現早治療 術後恢復快

劉博堃醫師表示,胃癌零期即稱為原位癌,病變位於胃上皮細胞以及胃黏膜上層,通常不會有症狀表現,要經由胃鏡檢查才有機會發現;若早期胃癌診斷出來,儘早治療後的成效極佳,恢復狀況與存活率都很高;劉博堃醫師指出,內視鏡黏膜下剝離手術主要使用於罹患消化道早期癌、大型瘜肉或黏膜下腫瘤等患者,可以將腫瘤完整切除並保留器官(如腸道的保留),與傳統手術相比,不會留下體外傷口,且術後恢復快,相較傳統手術更能夠維持生活品質。

胃癌預防有道 高風險族群要小心

劉博堃醫師呼籲,造成胃癌發生的原因大致可分為遺傳、飲食習慣、胃瘜肉、幽門螺旋桿菌等等,預防方式除養成正常生活習慣、戒除抽菸與喝酒等惡習、多攝取新鮮蔬果、少吃醃製食物等等以外,若是有家族罹癌史的人,更要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如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則需進行殺菌治療,以降低胃癌發生的機會。

另外,因為早期胃癌幾乎不會有明顯症狀,特別是高風險族群,若身體出現消化不良、胃悶痛、食慾不振、胃口改變等等情形,就要尋求醫師診療;若每年定期進行全身健康檢查,更能早期發現疾病儘早治療,以利獲得最佳治療成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1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肺癌屢居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大多因初期症狀不明顯且診斷不易,導致發現時已為中晚期,而且腫瘤容易轉移至腦部,亦使治療更加艱困。根據臨床數據顯示,約三成病人在確診時已合併有腦轉移,甚至經一線標靶治療,仍有六成的患者發生腦轉移,面對棘手的轉移問題,藥物能否進入腦部治療病灶,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白天嗜睡、夜間打鼾,小心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據統計,國內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約有50、60萬人,因手術有健保給付,是多數患者治療的首選方式;但國內外專家強調,應該優先使用正壓呼吸器治療,呼籲政府健保給付或補助正壓呼吸器,才是國民之福。睡眠呼吸中止症常合併失眠 肥胖者易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晚期攝護腺癌病患,為保命不惜切睪丸;國內最新研究發現,攝護腺癌病患接受切除睪丸去勢治療,會增加4成的心肌梗塞及缺血性中風的風險,尤其是65歲以上、罹患高血壓,以及曾有心肌梗塞、缺血性腦中風、冠狀動脈疾病病史病者。此研究已發表於《臨床腫瘤學期刊》。開刀去勢治療1.5年內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