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免疫球蛋白G4相關性疾病增1類 易與惡性疾病混淆

免疫球蛋白G4相關性疾病增1類 易與惡性疾病混淆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從2003年以來,醫界陸續新發現全身性的發炎纖維化的疾病:免疫球蛋白G4相關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疾病引起的淋巴腫大,通常會與其他侵犯器官的症狀一起出現,但有時也會是疾病最初或唯一的表現。其型態學上有5種變化,但成大醫院病理部在一特殊案例中,發現並發表了第6種新的型態—類感染性單核球增多症。

免疫球蛋白G4相關性疾病 型態相當多變

如此多變的型態在做淋巴結診斷時,容易與許多良性或惡性疾病混淆,會造成臨床過度或不必要的治療。成大醫院病理部陳盈妊醫師表示,這名病人的檢查報告,血清IgG4> 4400 mg/dL、進階電腦斷層顯示左眼眶後有浸潤性病灶、腹腔內與腹股溝處亦有多顆腫大淋巴結,經IgG4和IgG免疫染色,最終診斷為免疫球蛋白G4相關性淋巴結腫大的第6種新型態「類感染性單核球增多症」。

新增第6種類感染性單核球增多症 影響範圍遍布全身

免疫球蛋白G4相關性疾病的型態學上有5種變化:(1)類多發性Castleman氏病;(2)反應性淋巴濾泡增生;(3)淋巴濾泡間漿細胞增多伴免疫母細胞;(4)類淋巴結中心進行性轉換;和(5)類發炎性假性腫瘤。現在則多了第6種新的型態—類感染性單核球增多症。

陳盈妊醫師說,免疫球蛋白G4相關性疾病的影響,可能遍及全身器官,如唾液腺、胰臟、肺臟、甲狀腺、淋巴結等,其致病機轉尚不完全清楚,但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可能屬於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因其為較新發現的疾病,實際發生率不明,甚至可能被低估;一般而言,中老年男性發生率稍多,但若表現在頭頸部的則以女性為多,發生於小孩的案例也逐漸增加。

類固醇為第一線用藥 以侵犯器官、病程而定治療方式

免疫球蛋白G4相關性疾病的共同特徵為臨床呈現腫瘤樣病灶。陳盈妊醫師指出,臨床症狀會因為患病位置而有所不同,除了腫瘤樣病灶外,4成病人會有過敏症狀,如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

治療方式以類固醇為第一線用藥,對多數病人效果良好,但仍有可能復發。當復發或類固醇治療無效時,使用rituximab的B細胞清除療法也有一定效果,不過,治療與否、治療時程,通常會依據侵犯器官與疾病病程決定。

【延伸閱讀】

防疫只能選化學產品? 抗菌液選擇天然很重要

超前部署顧心腎 糖尿病管理牢記控糖321心法

小朋友學習不專心 原來是眼睛功能出現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3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天氣冷颼颼,連日來的低溫讓許多長輩穿上厚厚的棉襪,此時若患有糖尿病的長輩因為保暖而未每日檢視雙腳,容易忽略因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病變,形成糖尿病足部潰瘍傷口,因此,足部照護也是寒冬季節裡呵護長輩不容忽視的一環。萬病皆從足下尋 每日檢視足部和保養足部照護的關鍵在於要先了解引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多變化!告別前幾日暖洋洋的好天氣,天氣將再度變冷,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週四(1月28日)大陸冷氣團南下,北台灣氣溫下降;週五(1月29日)受大陸冷氣團影響,北台灣天氣寒冷,其他地區早晚亦偏冷。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民眾,面對寒冷的冬天,應留意在氣溫驟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新竹報導】據媒體報導指出,藝人安心亞近視約200多度,因為工作關係所以需要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除了眼睛常會感到乾澀、紅腫、異物感,甚至曾發生隱形眼鏡破在眼球內的窘況。過去因為擔心恢復期,所以遲遲沒做近視雷射,近期發現「SMILE全飛秒近視雷射」的恢復期短不影響工作,才下決心做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位50多歲有B型肝炎男性患者依照健保給付的標準可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來治療其肝炎。但因服藥順從性不佳,常數次自行停藥,導致肝指數飆高並產生黃疸,甚至需要住院觀察。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張麗文醫師表示,目前B型肝炎雖然無法治癒,但可以透過口服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的複製,讓病人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