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免疫療法搭化療 突破晚期肺癌治療困境

免疫療法搭化療 突破晚期肺癌治療困境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咳嗽超過一週,可能不只是感冒!新北市一名四十五歲婦人,兩年前因咳嗽長達三週,診所醫師診斷是感冒,治療許久病況未改善,轉診到大醫院胸腔科經精密檢查後發現,確診第三期肺線癌,肺部有一顆五公分大的腫瘤及數顆一至二公分的小腫瘤,並伴隨淋巴結轉移。

高雄長庚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王金洲指出,若依照生物特性和臨床表現,肺癌大致上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種,後者約佔八成五。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患者發現已是晚期,其中四成患者腫瘤因不具特殊基因表現,沒有合適的標靶治療可使用,過往多半只能接受化療。

免疫療法合併化療 原五公分腫瘤縮小幾乎看不見

該名婦人一開始即因接受化學治療效果不彰,兩個月後發生腦部轉移,開始出現強烈頭痛;改以化療合併免疫療法治療,數週內已有效果,肺部腫瘤即明顯縮小。經持續治療兩年,今年七月再追蹤,主腫瘤已縮小至〇・四公分,其餘肺部小腫瘤及轉移已消失,

王金洲說,以往肺癌患者若沒有EGFR、ALK或BRAF因突變,等於沒有適當標靶藥物可以使用,若有效的化學治療藥物在此時也用盡,其存活率不盡理想,「免疫療法是一種跨世代新武器,反應率雖然不如標靶藥物明顯,但運用不同治療組合,仍可提升治療反應率與有效存活率。」

王金洲進一步說明,以往癌細胞為躲避免疫系統攻擊,會分泌出PD-L1蛋白質來抑制免疫系統功能,而免疫療法則是阻斷PD-L1蛋白質作用,以恢復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追殺功能,達到治療癌症的效果;根據臨床統計,使用免疫療法合併化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無論免疫生物標記PD-L1表現量如何,其存活期中位數為二十二個月,而單用化療者整體存活期中位數則只有十個月,等於可延長患者將近一年壽命。

免疫療法多種治療組合 臨床效果更發揮

王金洲提到,臨床研究也顯示,運用不同治療組合,可讓免疫療法的藥物效果更為發揮,只要免疫療法阻斷PD-L1蛋白質發生效果,若在第一線使用免疫療法合併化療,晚期非小細胞癌患者的整體存活率、無惡化存活期以及下一線無惡化存化期均優於單用化學治療,對於晚期癌症患者無疑是一個跨世代的治療新武器。

王金洲認為,免疫療法的出現為晚期癌友帶來新希望,但療程自費藥價驚人,雖然政府已將多項癌症的免疫療法納入健保,但臨床給付標準相當高,若未來能降低給付標準或改以「部分負擔」,或許也是個加速給付的解套辦法。

晚期肺癌治療新武器 癌友有望重返生活品質

王金洲建議,有抽菸習慣、肺癌家族史等高危險族群應定期做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若出現久咳未癒、體重減輕、咳血等症狀,一定要及早做相關檢查;確診後,肺癌患者務必接受生物標記與基因檢測,多與主治醫師溝通,目前晚期肺癌已有新的治療武器,晚期癌友不必過度擔憂,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就有機會活得有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演藝圈不乏漂亮女星,但可以從年輕一直維持美貌到老的可就真難得,除了臉上的抗老保養需精挑細選外,連吃進的食物也要吃對才行!以下就來解開傳說中的抗老防腐劑飲食秘訣,搭配勤勞保養更加乘~   #飲食抗老保養|三餐規律,正常飲食 為了減肥禁食,或是三餐不規律,都容易造成身體負擔,身體獲得不了足夠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風後的復健需要積極、長時間的練習,是場長期抗戰!面對重複性的大量練習,患者可能會覺得枯燥乏味,因此,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中期照護中心引進「上肢反應運動訓練器」,復健過程就像打地鼠的遊戲機台,讓患者能在遊戲中提升上肢動作控制,達到復健效果。腦中風單側偏癱 上肢功能受損為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新冠防治下半場,台灣似乎不如上半場領先全球,原外界猜測最快可能在2月底能取得COVAX收批配發20萬劑牛津AZ疫苗,目前很可能會往向後延遲,不論外購與國產都落後許多國家,今(26)日立法院總質詢,立委們砲火也針對疫苗猛烈攻擊,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強調,設立短期與長期戰略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灣橫跨北回歸線,節氣更替不明顯,今年元宵節跟在雨水節氣後面,還是冬春交接的季節,冬天的溼氣沒有完全去除,大家也才剛過吃喝飽足的春節,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吳思儀建議飲食上可以稍微清淡,為強健脾胃做準備。 選擇當季食材自製素食鹹湯圓 兼顧營養及健康 吳思儀醫師結合傳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