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少性虐待  7成5多是近親、熟人所為

兒少性虐待 7成5多是近親 熟人所為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ㄧ名9歲的小美,近一年以來,在家中被父親酒後性侵好幾次,直到出現陰道分泌物及尖形濕疣(菜花),才被送到急診求診。醫師警覺小美可能被性虐待,通報社服並緊急會診婦產科驗傷取證,醫師發現小美除了有陰道分泌物及菜花外,處女膜也有撕裂傷;另外,媽媽也表示,小美一年來除了學業表現下降外,還有失眠、焦慮、遠離人群,甚至有自我傷害的情形。

平均每天有5.3件兒童性虐待發生 男童發生比例逐年增

根據衛福部統計,過去10年來,全國平均每10萬兒童人口便有41位兒童遭受性虐待,相當於1,935位兒童遭受傷害,也就是每天約有5.3件兒童性虐待發生。其中女童受性虐待是男童的6倍,但是男童性虐待案件10年來增加了3.25倍。

長庚紀念醫院兒少保護中心葉國偉主任表示,在這群遭性虐待的兒童中,有許多其實像小美的案例,不僅是兒童遭到性虐待,更為反覆被性虐及延遲通報的兒童性虐待問題。而兒童性虐待係指加害者以權威、暴力或金錢,引誘脅迫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與其發生性活動;性活動包括猥褻、性侵害、性交易、性器官接觸、發生性行為、給孩子看色情圖片、使用兒童製作色情產品以及利用兒童從事色情表演等。

根據長庚紀念醫院兒少保護中心回顧性分析,從2001年至2010年這10年間,求診遭受性虐待的18歲以下91例個案中,遭反覆性虐待者佔32例,比例高達35.2%,其中被虐者多為女生,佔96.7%,施虐者多為親人或熟識的人,佔75%,施虐地點則多為家中或熟悉的地方,佔83.3%;而性虐待發生1星期以上才通報的延遲通報的兒童性虐待,比例為31.4%。此篇論文已發表於2018年4月國際醫學期刊「Medicine」。

反覆性受虐兒童 急性精神問題高達5成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胡美華醫師強調,與無反覆性受虐的兒童相比,反覆性受虐兒童之急性精神問題比例高達59.4%、企圖自殺比例達28.1%、甚至需要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比例高達21.9%。

正向神經心理治療 助受虐兒重新強化自我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黃文怡臨床心理師表示,當不幸遭受性虐待兒童進入醫院的兒少保護體系,首先會提供跨專業團隊的身心評估,後續則接受兒童臨床心理師的專業心理治療。兒童臨床心理師在治療上採取「正向神經心理治療」概念,協助受虐兒童理解自己的處境,重新調整對於事物的看法,讓受虐兒童找回自信,強化自我概念,了解自己的優勢,成為接納自己、成長復原的人。

施虐者多為近親、照護者 勇於舉報免憾事發生

長庚紀念醫院兒少保護中心呼籲,兒童性虐待案件高達75%比例是近親或身邊照護者所為,為了保護每位兒童能安全愉快的長大,一旦發現周遭有疑似兒少被性虐待案件,一定要勇敢面對並通報處理,勿因覺得是不名譽的事情而隱匿,造成受虐兒一生巨大的陰影和身心障礙,徒留憾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8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如果家中有失能失智長輩住在養護機構,或是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今年報稅時可別忘記自身權益,申請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每人每年定額扣除12萬元,對於子女們來說,就像是領了1個新年紅包。   衛生福利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為減輕長期照顧家庭的經濟負擔,108年7...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耳垢太多好惱人,許多人都有使用棉花棒挖耳多的習慣,小心戳破耳膜!耳鼻喉科醫師Anh Nguyen-Huynh表示,耳多本身就有清除耳垢的功能,大部分的耳垢不用清,使用棉花棒可能越用越糟,除非耳屎太多堵住耳道,出現聽不見的情況,醫師提供幾項小技巧。耳垢是必要之惡 抗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連假剛過,大家陸續回到工作岡位,面對放假後堆積如山的工作,往往熬夜加班,三餐不正常,咖啡當開水喝,此時總覺得會有火燒心、噁酸水、胃悶痛的感覺,這時許多民眾可能選擇就醫或自行到藥局購買制酸劑,也就是俗稱的胃藥,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民眾使用制酸劑(胃藥)應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相信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益健康,也都知道想要減肥預防生活習慣病,或是鍛鍊下半身以防臥床不起,最好日常要養成運動的習慣。但是,就算大家都知道運動對身體好,卻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得如何做運動才能發揮成效。甚至於,應該會有人因為「工作太忙抽不出時間」,或是「不知道第一步該怎麼做才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