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全台無症狀感染22人 台大公衛:離爆社區感染風險門檻還差這數字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來台交換的日本女學生在返回東京後被日方檢出「無症狀」確診,再度引發國內社區究竟安不安全的疑慮,台大公衛學院今(29)日指出,台灣目前推估只22名無症狀感染者,發生大規模社區感染的風險仍低,推估至少得要多達150名無症狀感染者才會有明顯的社區感染風險。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分析,該名日本女學生,今年2月來台、6月才返日,就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要長達4個多月以來都維持無症狀,機率不是沒有,但發生機會非常的低。

陳秀熙表示,依據國內外目前的文獻,一旦感染新冠肺炎之後,可略分為症狀前期個案、症狀個案以及無症狀個案3種,其中症狀前期個案具感染力,一開始不會有任何症狀,之後會變成有症狀個案;臨床症狀個案則有明顯的臨床症狀。

關鍵在於,最令人擔憂的無症狀個案,陳秀熙說,以醫學期刊《Science》的分析顯示,症狀個案約占所有確診者38%、症狀前期個案占46%,無症狀個案也有10%,另有6%則是環境暴露傳染個案。

陳秀熙強調,台灣目前針對症狀前期個案與無症狀個案採取的都是居家檢疫,一旦落實不夠徹底,可能衍生部分非家戶、家戶接觸者的感染,而公衛學院利用疫情數據模型統計分析,自3月19日至6月20日止,台灣可能有22名的無症狀個案,現階段評估疫情風險仍低;不過,如果無症狀個案數超過150人,即可能出現明顯的社區群聚。

台大公衛學院專家們建議,當前國外疫情仍嚴峻,境外移入引發本土個案的風險仍在,國內不該有疫情「零」成長的期待,且即使出現本土疫情,只要能夠在小規模的群聚感染時立即阻斷,就不會演變為大規模的社區感染。也要求指揮中心需重新檢視出入境全面檢測的必要性,好針對外籍學生及外籍人士的防疫措施做檢討。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一針下去就改善」脫離葉克膜 北榮領先國際用藥救回瀕死新冠患者

乳癌、子宮頸癌及大腸癌 這3種癌做對1件事死亡率最高降7成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年前牙醫門診詢問矯正的比例明顯增加,很多愛美人士害怕使用傳統的金屬矯正器矯正亂牙,會覺得美感大打折扣。新式「數位隱形牙套」的問世,解決了許多愛美一族的困擾,吳碧礽醫師表示這種「數位隱形牙套」使用醫學塑料「聚氨酯」為主要材質,這材質有些彈性,透明又柔軟服貼的觸感,可以完全貼...

閱讀詳情 »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出現第2例死亡病例,疾管署持續加強防疫整備工作。(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又有最新進展!疾管署今(17)日下午發布掌握訊息,武漢當地新增第2例死亡個案,該名69歲男性,是於12月31日發病,1月4日症狀惡化轉入金銀潭醫院,於1月15...

閱讀詳情 »

▲醫師提醒病人注意心血管問題。(照/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春節假期即將展開,心血管病人如果有出國計畫,上機前,保命藥物可得先備妥。日前就有50歲熟男前往中國出差,沒想到卻突發胸口疼痛,還好立刻使用俗稱「救心丸」的耐絞寧舌下含片這才保住一命,返台後直感謝醫師的事先提醒。 ...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持續便秘不見改善,得小心背後有癌症陰影!一名20多歲女性就為便秘所苦,長達半年以來試遍各種方法都不見效,右側肚子甚至逐漸突出,醫師一檢查,赫然發現原來是後腹腔腫瘤壓迫腸胃道這才導致便秘,手術取出後化驗,腫瘤竟是罕見的腹部單中心淋巴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