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全台無症狀感染22人 台大公衛:離爆社區感染風險門檻還差這數字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來台交換的日本女學生在返回東京後被日方檢出「無症狀」確診,再度引發國內社區究竟安不安全的疑慮,台大公衛學院今(29)日指出,台灣目前推估只22名無症狀感染者,發生大規模社區感染的風險仍低,推估至少得要多達150名無症狀感染者才會有明顯的社區感染風險。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分析,該名日本女學生,今年2月來台、6月才返日,就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要長達4個多月以來都維持無症狀,機率不是沒有,但發生機會非常的低。

陳秀熙表示,依據國內外目前的文獻,一旦感染新冠肺炎之後,可略分為症狀前期個案、症狀個案以及無症狀個案3種,其中症狀前期個案具感染力,一開始不會有任何症狀,之後會變成有症狀個案;臨床症狀個案則有明顯的臨床症狀。

關鍵在於,最令人擔憂的無症狀個案,陳秀熙說,以醫學期刊《Science》的分析顯示,症狀個案約占所有確診者38%、症狀前期個案占46%,無症狀個案也有10%,另有6%則是環境暴露傳染個案。

陳秀熙強調,台灣目前針對症狀前期個案與無症狀個案採取的都是居家檢疫,一旦落實不夠徹底,可能衍生部分非家戶、家戶接觸者的感染,而公衛學院利用疫情數據模型統計分析,自3月19日至6月20日止,台灣可能有22名的無症狀個案,現階段評估疫情風險仍低;不過,如果無症狀個案數超過150人,即可能出現明顯的社區群聚。

台大公衛學院專家們建議,當前國外疫情仍嚴峻,境外移入引發本土個案的風險仍在,國內不該有疫情「零」成長的期待,且即使出現本土疫情,只要能夠在小規模的群聚感染時立即阻斷,就不會演變為大規模的社區感染。也要求指揮中心需重新檢視出入境全面檢測的必要性,好針對外籍學生及外籍人士的防疫措施做檢討。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一針下去就改善」脫離葉克膜 北榮領先國際用藥救回瀕死新冠患者

乳癌、子宮頸癌及大腸癌 這3種癌做對1件事死亡率最高降7成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加上飲食西化,普遍都有營養攝取不均的問題!然而,鄭欣宜營養師提醒,錯誤的飲食內容往往容易使人昏昏欲睡、疲勞感增加,因此,正確選擇食材是很重要的一門學問!  上班族往往也是外食一族,該怎麼吃才能兼顧營養與健康呢?鄭欣宜營養師提醒,民眾常吃的精緻澱粉類、油脂攝取過多,像是蛋糕、麵包、炸...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對於遭遇慢性疲勞的人而言,別人很難理解他們長年累月的痛苦。大家可能會說:[你應該要去看精神科。]或是[你多運動精神就會好了。]但是,過去被當成精神官能症狀之一的慢性疲勞,大家開始慢慢理解慢性疲勞恐怕是更嚴重的免疫系統失調,導因於感染或壓力。 醫師現在通常把它稱作肌痛性腦脊...

閱讀詳情 »

之前介紹過使用口服藥的注意事項,那麼,使用外用藥又該注意哪些重點呢?  外用藥使用的注意須知: 1. 兩種以上眼藥水,請間隔5至10分鐘使用,眼藥膏需最後塗抹。 2. 外用皮膚製劑例如軟膏、乳膏、乳劑、擦劑等,塗抹部位及頻次請先詢問醫師或藥師;若醫師或藥師無特別指示,原則適量塗抹薄層於患處即可。 3...

閱讀詳情 »

最近氣溫驟降,是誘發心肌梗塞的高危險期!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趙書平醫師表示,心臟是身體重要器官之一,若冠狀動脈血管阻塞導致血液無法暢通以提供心肌細胞養分,即稱為心肌梗塞。  心臟是身體重要器官之一,正常心臟收縮與舒張的過程,可引導血液流遍全身供給氧氣與養分,以維持各器官的正常運作;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