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全台缺藥爆增千件「藥局叫不到貨就通報」 食藥署認定真缺藥僅一款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原料藥「斷料」威脅一直都在,自從食藥署3月17日公布相關通報機制以後,各地藥局通報量一口氣爆增上千件,但食藥署藥品組科長張連成表示,有些藥局只要叫不到貨就通報,事實上可能只是通路商、供應商問題,食藥署一一評估後,真正認定有缺藥之虞者,僅有一款治療甲狀腺亢進的藥物原料藥恐斷料。

防疫期間,食藥署藥品供應資訊平台提供近期藥品短缺通報品項一覽表,透明各地藥局藥師通報的情形,通報數量也一路爆增,尤其光3月24日到27日,就報通多達30件。

張連成強調,公布通報不代表該項藥品就真的缺藥了,只是反應各地藥局藥師的通報資訊,因為有太多藥師反應通報資訊不能只有自己看得到,但每一個品項通報上來之後,食藥署都會一一評估,結果絕大多數都有替代藥物,包括不同成分或同成分的藥品許可證都很多,不是真正缺藥。

各地藥局藥師通報量為何大增,張連成直言,很多藥師只要叫不到貨就會通報缺藥,這才造成數量大增,但食藥署立場是,只要100件裡面有1件是真的缺藥,及早通報就能爭取到時間。

張連成說,食藥署目前評估認定真正有缺藥之虞者,僅有一款Propylthiouracil(PTU)藥物是治療甲狀腺常用的處方,原料藥可能斷料,依該藥物在台銷量,目前預估只能撐到8、9月,食藥署已經輔導業者尋找其他取代來源,另外,解熱鎮痛、抗生素等藥品也一直在高關注名單上。

至於早在1月就通報缺藥的「隆我心錠」,問題則已經解決,張連成強調,食藥署已經協助業者專案申請輸入替代藥物。

為了避免有人趁機囤貨,食藥署日前亦宣布實施新管制措施,要求全台醫療機構或藥局採購藥品時,不能超買,只能依前一年的月平均實際用量來採購,如果叫貨超過上限,經調查認定有囤貨事實,將依違反公平交易法等相關法令處分;但如果因為領藥人數或需求增加,有實際需求者,可放寬至前一年月平均實際用量再多1成,但藥商應向食藥署報請同意,方得出貨,以維持藥品供應穩定。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全台重症率5%數字曝光!奧捷團1死2重症 背後藏這共同點

口罩實名制4/9起大鬆綁! 「天天可買、雙周增量、送海外親人」細節一次懂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武漢肺炎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昨日抵台的英國航班更是出現三名確診個案,讓外界議論為何不禁止英國航班入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表示,因為其他國家疫情很嚴重,但台灣有足夠的醫療量能與檢疫所,「不用鎖國跟禁止航班也能做好防疫」。陳時中在記者會上表示,整個歐洲已經淪陷了,亞洲也慢慢被變種病毒...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國內再新增8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自英國、菲律賓及印尼入境。而除了英國禁航令後首班返台華航班機上有3名確診者(案792至案794)之外,還有一名英國籍確診者也格外引發關注,因為他來台前曾4度檢驗為陰性,卻在入境後無症狀確診...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8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787至794),分別自英國、菲律賓及印尼入境。陳時中表示,案787為英國籍20多歲男性,今年12月20日來臺探親,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12月25日出現扁桃腺腫痛及耳朵...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台灣對英國加嚴防疫措施後,首架從英國返台班機華航CI082昨天傍晚5時36分降落桃園機場,機上一共有127人,113人送集中檢疫,1人因為發燒後送就醫。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採檢結果,案792至794為英國班機返台確診者,採檢結果皆為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