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全球每3秒鐘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健康5招,教你遠離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全球每3秒鐘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健康5招,教你遠離失智症

當長輩突然出現記憶力減退、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對視覺影像和空間關係有理解困難、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時,很可能為失智前兆,應立即尋求醫院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或醫院進行完整檢查和診斷。

全球每3秒鐘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每3秒鐘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全球失智症人口為4,680萬人,到了2025年預估人數將高達1億3,150萬人。9月為「國際失智症月」,國民健康署邀大家一起關懷失智患者,預防失智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多動腦、多遊戲、和人群接觸、避免頭部外傷。

健康5招 防失智、降心血管風險

失智症大致分為神經退化性及血管性二類,神經退化性失智症以阿茲海默症最常見,另因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死亡造成智力減退的血管性失智症,是造成失智症的第二大原因,因此,預防心血管疾病可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民眾,預防失智可以從健康生活做起,國民健康署提供健康5招,讓民眾在遠離失智症之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1) 戒菸
 
依據研究顯示,目前仍在吸菸者相較於為吸菸者增加1.27倍失智風險。戒菸對於身體的好處很多,建議尋求各地戒菸門診的協助,戒菸永遠不嫌晚,並可讓長者體會戒菸後健康好處。

2) 多運動/

研究發現高強度活動量可以降低38%認知退化風險,而輕到中度活動量也可以降低35%認知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週從事中度的身體活動至少150分,健走、逛街購物、上下班通勤時段、整理庭院、做家事、跳健康操、做瑜珈等,每次10分鐘開始分段累積身體活動量,達到微流汗程度皆有助於健康。

3) 維持健康體重/

研究顯示,中年時期體重過重相較於正常體重者發生失智症風險的相關風險為1.26,而中年肥胖者相較於正常體重者產生失智症相關風險為1.64。建議您天天量體重等方式維持正常體位(18.5≦BMI≦24),降低失智症風險。

4) 均衡飲食/

研究顯示健康飲食型態(例如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日式飲食)與降低罹患失智症的危險性有關,國民健康署建議攝取多樣化的蔬果,使用天然調味料、低鹽,搭配全穀、堅果;肉類以攝取魚、雞肉等白肉為主,並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

5) 不過量飲酒/

研究顯示酒精的攝取與失智症的風險有關,建議長者儘可能不過量飲酒。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86歲的易先生,最近在家時常常覺得有鬼神在身旁,甚至有時看到「陌生人」或是看到「貓狗」出現在自家,家人也發現他近一兩年來出現肢體漸漸僵硬,走路步伐越來越慢,左手抖動,而且有時流口水等巴金森症狀。因為幻覺越來越多,焦慮害怕不信任人,不敢獨處,家人照顧有困難,所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有新SARS之稱的中東呼吸綜合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日前肆虐於南韓,從5月20日起在南韓確診第一例後,一週內激增至9人,且甚至還有疑似患者出境到中國大陸,由於目前死亡率達4成的MERS,尚無疫苗、藥物可治療,因此,引發國際間的高度關注,《優活》也特地...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視已成為台灣地區兒童健康的一大問題,一旦發生近視後若不及早控制,度數在小學1至4年級,平均每年可能增加100至125度,至小學6年級可能成為大於600度之高度近視患者。而在國小成為高度近視患者,未來易造成視網膜剝離、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罹患白內障、青光眼的機率亦較...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子宮頸癌是國內女性常見的癌症,每年約有2000名新診斷病例及800名死亡個案,但其實子宮頸癌早期治癒率極高,自從推出抹片檢查後,也讓不少女性在零期癌即被發現,存活率達百分之百,只是,以目前的子宮頸抹片檢查來說,準確率只約達60~70%,必須藉由每年一次的檢查來減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