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八旬嬤突呼吸困難昏迷 送醫確診熱中暑奪命

八旬嬤突呼吸困難昏迷 送醫確診熱中暑奪命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一名85歲阿嬤突然意識昏迷,體溫高達42度合併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家人發現立即送醫急救,經醫師診斷為熱中暑,緊急為阿嬤降溫、使用退燒藥物、緊急插管給予高濃度氧氣,並搭配使用升壓劑,最後給予點滴補充水分,經各種緊急治療後,不幸阿嬤最終無法搶救回來,熱傷害併發症,造成不可挽回的遺憾。

大量流汗後未補充鹽分 恐引發熱衰竭

炎炎夏日,當身體熱能產生過多或散熱不足,就可能造成熱傷害。熱傷害分為熱中暑、熱衰竭、熱暈厥、熱水腫及熱痙攣。衛福部新營醫院急診科醫師張景涵提醒,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慢性病患、戶外工作者、運動員、體重過重者及服藥者皆容易發生熱傷害。

大量流汗後,若單純補充溶液而忽略鹽分補充,可能引起熱衰竭。熱衰竭會造成水分流失與鈉離子流失,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頭暈與倦怠,有時會引起肌肉痙攣,患者核心體溫會上升。

熱中暑嚴重 死亡率達3

熱中暑則是一種危及生命的急症,病人往往會有熱壓力的曝露病史,體溫超過40℃,合併中樞神經症狀(如意識改變、癲癇、昏迷),死亡率可達30%,需要醫師迅速診斷與治療。熱中暑會併發低血壓、休克、高體溫、意識昏迷、抽搐、橫紋肌溶解症、心衰竭、肺水腫、腎衰竭、電解質異常,甚至導致死亡。

張景涵醫師建議,出現熱傷害時盡速離開高溫環境,降低體溫、立即補充水分,當體溫超過40度、出現意識不清、持續頭痛、噁心、嘔吐、頭暈與倦怠等症狀,甚至無法喝水時,請立即就醫。避免熱傷害的最佳方式就是預防勝於治療,日常保持涼爽及通風的環境,時時補充水分,並提高警覺。(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8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每當進食過後,牙齒表面就會開始產生牙菌斑,12小時之後這些牙菌斑就會開始鈣化成牙結石,牙菌斑變成牙結石後,僅光靠刷牙不容易清得掉;所以要養成吃完東西刷牙的習慣,否則日積月累下來就容易造成「牙周病」,引起牙齦炎、牙周炎,牙菌斑長久了就變成牙結石,若堆積到一定厚度時,光靠刷牙和牙線將難以清除,此時就需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1歲的衛福部彰化醫院員工黃信謀,原本體重106公斤,肝指數從體重破百之後的10年就沒正常過,一直在120左右,想要捐血還被拒絕;沒想到參加減重班3個月後,體重緩降到95公斤,肝指數回到40的正常值,讓他最高興的是「捐血也捐成了」,他笑說「我對自己很驕傲,有信心還會持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趙先生有高血壓,且已經腦中風兩次,但因服用藥物有副作用,以致吃遍高血壓藥物,卻無法繼續服用,只能靠調整生活型態來控制高血壓。後來他接受「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治療後,成功控制血壓,至今近一年仍維持良好效果。柳營奇美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謝智凱表示,「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