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八旬翁下肢酸麻無力 竟是嚴重脊椎壓迫神經惹的禍

八旬翁下肢酸麻無力 竟是嚴重脊椎壓迫神經惹的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八十五歲的陳姓患者最近半年來,右下肢感到非常的酸麻無力導致行動不便,由女兒陪同到童綜合醫院骨科部陳聖祺醫師門診就醫。安排進行神經學檢查發現,右下肢多重神經根分佈的位置出現麻痛及無力的症狀,經核磁共振掃瞄顯示,第二至第五腰椎有嚴重的脊椎神經管狹窄症及神經壓迫。

傳統脊椎手術恐失血過多 雙通道內視鏡手術除病灶 
由於患者年紀大,有高血壓及其他心血管疾病且服用抗凝血劑,傳統脊椎手術恐怕造成他身體的過度負擔及失血過多,因此,陳聖祺醫師決定採取雙通道內視鏡進行第二至第五腰椎的減壓手術。
成功完成雙通道內視鏡脊椎手術後,患者並沒有感覺傷口特別疼痛,所以當天就可以坐起來進食,隔天下床行走也沒有太大的困難,術後第三天引流管拔除後因行動自如,即出院返家休養。1個月後進行門診追蹤,患者復原良好且已出門散步走動,不僅術前右下肢酸麻無力感完全改善,也沒發生因為腰椎手術而感到下背疼痛或無力情況。
雙通道內視鏡手術 小傷口降低高齡者手術風險
陳聖祺醫師表示,雙通道內視鏡脊椎手術比一般脊椎微創手術的傷口更小,處理單節脊椎問題僅需二個約1公分的傷口,多節脊椎問題則僅需多個1公分的傷口。相較於傳統脊椎手術需要切開肌肉,導致一些病人術後有慢性背痛的問題,雙通道內視鏡脊椎手術是由X光機精確定位後,器械穿越過肌肉群及軟組織直達病灶,而非廣泛性的切除,因而大大的降低對其之破壞而達到手術出血量少、疼痛及復原時間的降低。
一般病人術後當天或隔天即可下床行走,甚至一至二成的病患術後因傷口沒有太大的疼痛而拒絕使用任何止痛劑。內視鏡脊椎手術由於影像可將其視野放大到數十倍,安全性也更優於一般傳統脊椎手術。
身體適症狀勿輕忽 專業醫師給予手術評估治療
台灣已是高齡社會,脊椎患者多為高齡長者,這些病人因常伴隨多重內科疾病而增加了脊椎手術的風險,童綜合醫院由國外引進雙通道內視鏡脊椎手術後,提供了不適合傳統手術的病人另一種治療的選擇,這一兩年來也解除了許多患有內科疾病長者的疼痛。

陳聖祺醫師呼籲,身體出現不適症狀時都應及時就醫,由專業醫師給予手術評估與治療,避免情況惡化影響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疫期每天戴口罩狂冒痘? 皮膚科醫師這樣建議
上班族糖友忙翻天 忘了吃藥竟要命?
乾眼症跟你想的不一樣 眼科醫師揭迷思
更年期婦女口乾舌燥 唾液少「蛀牙增」,醫師教你護齒秘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0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根據《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1項新研究指出,飲食上攝取較低的鈉含量以及較高的鉀含量,與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有關,這個研究結果同時於美國心臟協會年度在線會議發表。 減少飲食中鹽分攝取量 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第一研究作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1名54歲上班族男性高階主管,幾年前就發現有高血壓,由於不覺得有任何不舒服,所以一直都不太在意,也不曾服藥控制。有一天上班時突然變得很多話,不停地抓著同事說話,但說了一大串話卻沒有人聽得懂,同事驚訝之餘將他送到本院神經科門診就醫。 門診檢查發現這個病人四肢活動正常,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6歲的高先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在標準治療下,即使以三種不同的吸入性藥物控制,生活品質仍然不佳。因此,醫師建議高先生接受支氣管鏡熱蒸氣消融術,術後隔天即順利出院,期間也未有不適,因肺氣腫造成的生活品質不佳也在術後一個月開始明顯改善;高先生表示,現在可以深呼深吸,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便祕」向來是不少人的難言之隱,特別是對於年事已高的人,因為腸道神經反應較遲鈍,「嗯嗯」情況不如過去順暢,是正常的;不過有高血壓等慢性病,或是曾患有冠心病、腦梗塞,就必須格外重視。有位60幾歲的病患就曾在上廁所時出現頭暈、胸悶等緊急狀況,多次就醫。 67歲的阿華伯被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