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冷氣團再襲急凍一周探13℃ 做足「抗寒8要點」能救命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中央氣象局預報資料,今(1)日起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全台將變天急凍一周,最低溫恐僅剩13℃,而冬天正是國人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三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及長者更是高危險群,當氣溫驟降或溫差過大時,容易引發血管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急性中風發作的機會。國健署提醒一定要做到「抗寒8要點」一點都不能少。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禦寒、保暖的重要性,食衣住行,各方面都要顧好,像使用帽子、圍巾或絲巾、口罩、手套、輕便發熱保暖材質、微貼身、多件式穿法、襪子及軟質止滑的包鞋;飲食方面,喝熱湯或熟食取暖(避免超過攝氏65度);維持722(7天、2次、2遍)原則量血壓、遵守生活原則、定時服藥,門窗關小同時維持空氣流通,都是急遽溫度變化下自我保護的方法。

國健署提供「抗寒8要點」如下:

1.要保暖:居家臥室、衛浴與客廳要做好防寒與安全措施。處在低溫或外出時,一定要做好完整的保暖,尤其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善用圍巾、帽子、口罩、手套、襪子、防滑鞋,及多層次保暖衣物等,方便穿脫。

2.要暖身:剛起床後的活動勿過於急促;身體活動以溫和漸進方式慢慢增加。

3.多喝水、均衡吃、情緒要穩定:適量喝溫開水,避免血液過度黏稠;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以預防便秘。也要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以及突然的激烈運動等。

4.不宜泡湯或泡澡:經醫師囑咐為高危險群,如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人,要避免單獨去爬山或從事離開人群的運動,亦不宜單獨泡湯。泡湯溫度勿超過攝氏40度,飯後2小時後再泡湯,較為安全!

5.不增加身體額外的負擔:運動最好避開酷寒與早晚的高風險時段,避免在寒冬大清早外出運動,晚餐後不要立即運動,應至少隔1個小時待食物消化後。

6.定期量測與規律服藥:定期量測及記錄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肪數據;遵照醫囑按時用藥。

7.外出要隨身帶著健保卡與緊急用藥:註記平時就醫院所、診斷、藥物過敏史,如醫師有開給緊急備用藥品,應隨身攜帶。

8.有症狀立即就醫:若突然出現胸悶痛、呼吸困難、冒冷汗等心肌梗塞症狀,或發生臉歪手垂大舌頭等中風徵兆,保命要訣就是搶時間快打119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Omicron真讓疫苗失效? 好消息!陳秀熙曝「影響非常微小」可能性

彎的香蕉比較甜、更營養? 食藥署教你一定得知道的挑蕉秘訣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新生命的誕生總是充滿喜悅與祝福,但在世界各個角落,也有越來越多的父母因為兒女的先天疾病而選擇拋棄他們。 (圖片翻攝自:http://toments.com/3813/ 印度西部這名新生女嬰被拋棄在醫院,因為她的罕見疾病使皮膚像沙皮狗一樣佈滿了皺摺。還好50歲的爺爺Dilpe Dode不嫌棄孫女,接手...

閱讀詳情 »

翻拍tt文中的這個17歲女孩名叫克里斯朵,2013年,突然有一天開始流鼻血不止,後來被緊急送到醫院以後被診斷出患上了一種罕見的腎臟疾病,需要進行腎移植。她的父母願意為她捐腎,然而進行了身體檢查以後,竟然發現他們的腎臟都長了腫瘤…… 翻拍tt 2013年,克里斯朵流鼻血已...

閱讀詳情 »

新生兒黃疸是非常常見的新生兒問題之一。若是生理性黃疸,大約1~2星期即會消退。若是病理性黃疸,則需密切觀察,或進一步檢查或接受治療。  病理性黃疸的常見的徵狀: 1. 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2. 黃疸值升高得很快,總膽紅素每日增加超過5mg/dl3. 血液中黃疸值過高4. 黃疸超過兩週仍未消...

閱讀詳情 »

為了預防乳癌,女性應該要固定每個月進行乳房自我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唷~  自我檢查最重要的就是將整個乳房詳細觸診,從鎖骨到腋窩中線再到胸部下方,都要檢查到。檢查時,左手上提放在腦後,右手先檢查左乳房,順時針由外往內滑動;反之,可用左手檢查右乳。 1. 觀察法:面對鏡子,先觀察外觀是否對稱?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