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剪指甲一個小動作若錯了! 勤洗手防疫恐白費還蜂窩性組織炎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範新冠病毒跑上身,勤洗手是重要一環,不過專家提醒,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卻可能弄巧成拙!原來不少台灣人為了不讓指甲藏汙納垢,都會將指甲修剪的過短,產生另一種破口風險,即使躲過新冠肺炎,也可能躲不過蜂窩性組織炎。

降低病毒傳染可能性,全民上下目前幾乎都乖乖照著衛生福利部的建議,戴口罩、勤洗手,不用手觸摸眼、耳、口等部位,全為了杜絕病毒入侵的可能性。

小心別讓指甲變成破口!手足保健教育協會理事長李安騏提醒,常見民眾為了避免指甲藏汙納垢,而將指甲修剪的過短,儘管指甲如果留太長,的確容易藏匿細菌、病毒,不利於防疫;反之若剪太短,則又會造成甲下皮萎縮產生空洞的情形,讓細菌、病毒有機可趁,一旦矯枉過正,屆時細菌感染變成蜂窩性組織炎,更是得不償失。

正確的指甲長度,專家建議,是將指甲前緣切齊手指指腹,指甲呈現「方甲圓角」的狀態,才是最佳狀態。另外,針對長期臥病在床或是糖尿病患,指甲修剪的細節更是要注意,因為他們恢復能力以及抵抗力較差,所以手腳的指甲千萬不可以修剪過短。

李安騏說,不少民眾習慣使用酒精進行手部消毒,長期下來,也容易造成手部表面過於乾燥,產生龜裂或細小傷口,千萬別讓這些藏在手中的小細節,成為防疫上的大破口。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疾管署證實駭客入侵!連3年外流68筆帳密 員工註冊網購惹禍

肉眼難見的「奈米鑽石」變視力救星! 台灣成功修正罕病視網膜突變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圖片轉自pcbaby 吃魚被魚刺卡到後,吞饅頭、吞飯糰、喝醋這些「土辦法」行得通嗎? 專家告訴大家:這樣做是很危險的。有一次老家來親戚,午間,一家人圍著桌子吃飯。我3歲的兒子很喜歡吃魚,但吃著吃著,兒子出現嘔吐還哇哇大哭,肯定刺到魚刺了,我下意識讓兒子多吃菜,兒子一邊吞一邊大哭,正要喂孩子第二口菜...

閱讀詳情 »

眼前視力突然模糊以為用眼過度、身體無力類似中風,當心!你可能罹患了一種所謂多發性硬化症的罕見疾病!所謂的「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慢性疾病,主要病變位置在腦部和脊髓,病患會因為大腦、小腦、腦幹、脊髓或其他神經組織的病灶,而在患病後有不同臨床症狀,例如:肢體行動酸麻無力、視力減弱看不清楚、類...

閱讀詳情 »

翻攝jixiaolong、PUER   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致死率極高。有沒有什麼特別適合有這些情況的朋友的吃的,還能幫助降低發病率的東西呢? 當然有,而且,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些東西,又好又便宜,無論是對於有冠心病、高血壓的朋友,還是對於那些想保護心臟、疏通血管,但是又不知道如何...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自果鋪網 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電腦,無論是在校的學生,或是工作的白領,一天都會因為工作、學習和娛樂使用電腦。繁重的學習和工作壓力往往會把我們牢牢的「綁」在電腦前,坐在電腦前持續超過三個小時早已經成家常便飯,如此長時間使用電腦勢必會給我們健康帶來危害,我們該有針對性的去預防,儘可能的減輕電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