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療後出現神經病變 中醫介入有效舒緩

化療後出現神經病變 中醫介入有效舒緩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癌症病患接受化療時,避免不了會有副作用,其中週邊神經病變的發生率約30%,患者會出現末梢麻木、遲鈍無力,甚至感到疼痛以及刺癢感,這時恐得減輕劑量或是中斷治療,不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若能透過中醫介入,不僅能有效減緩癌症治療的副作用,也能幫助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使用中藥複方減輕神經症狀 成果刊國際期刊

為了幫助因化療引發神經病變的病患,高雄長庚醫院中醫研究團隊從2016年開始,著手研究中草藥應用在化療引發的神經病變;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中醫科醫師劉俊廷指出,利用文獻整理發現,使用桂枝加朮湯、芍藥甘草湯、濟生腎氣丸等中藥複方,能有效抑制發炎物質來減輕神經症狀,且運用在臨床上也獲得不錯成效,目前成果也刊登於國際期刊「醫學補充療法」上。

59歲女化療後四肢麻木 中醫治療後逐漸改善

臨床上,曾有一名59歲女性,是卵巢癌病友,經紫杉醇和卡鉑化療第4週期後,開始感到手腳包一層膜,且有電流往上竄刺感,甚至末稍也對冷熱敏感性毫無感覺,且化療結束後2個月,症狀也未改看,不僅四肢麻木,走路或站立時間太久症狀更為加劇,直到赴中醫治療後,醫師根據病患濕邪與瘀血閉阻經絡,給予二朮湯和薑黃燥濕化痰、通經止痛,2個月後,症狀已逐漸改善。

中藥複方搭配針灸 避免化療後遺症發生

化療引發的神經病變,目前並無有效的西醫可以治療,以傳統中醫而言,屬於經絡受損問題,因此透過桂枝加朮湯、芍藥甘草湯、濟生腎氣丸等中藥複方,能幫助達到四濕濁、養陰止痛和補腎溫陽的功效,且若能搭配針灸,也能避免後遺症發生;劉俊廷醫師表示,研究團隊也發現,其他像鼠尾草、白芷、菖蒲和薑黃等,因具有勝風除濕和辟惡去邪的功效,在實驗中也可清除自由基,來達到保護神經的功效。

中醫門診延長照護計畫 解決病患化療後問題

高雄長庚醫院也於去年推動「癌症患者中醫門診延長照護計畫」,利用較長時間的留置期間,以治療術後和放化療產生副作用等病患,幫助病患解決化療或術後面對的問題,且自去年9月至今年2月止,已收治包括乳癌、大腸癌、卵巢癌等30位病患,治療約2週後都獲得不錯改善,未來也將持續推動中西醫合作的成效,提供給病患更好的醫療選擇。

【延伸閱讀】避免淪為腸老族 排便暢快是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6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太棒了!75個民間流傳的特效偏方!今天終於找到了!這一定要收藏! 1、頭痛(各種頭痛均可):生白蘿蔔汁,每次滴鼻孔兩滴(兩鼻孔都滴),一日兩次,連用4-5天,可除根。忌吃花椒、胡椒。2、頭暈(頭昏眼花、暈眩):鴨蛋一個、赤豆20粒,攪勻蒸熟,早晨空服,每日一次,連用7天有特效。忌吃酒、辣。3、失眠、...

閱讀詳情 »

潘迎紫自稱自己是個保養達人,還自曝其保養方法與別人不同,她大方透露“女人要年輕,除了外部保養外,其實最重要的是卵巢的保養,卵巢保養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女人的容貌。 潘迎紫表示80年代國內的保養品沒有這麼豐富,我就吃一些名貴的像人參、燕窩什麼的。她笑著說“其實沒有什麼不老的傳說,...

閱讀詳情 »

  秋季是很養生的一個季節,煲湯成為了很多人養生的首選飲食。那麼秋季養生如何煲湯呢?適合煲湯的蔬菜和中藥材有哪些呢?下面就來瞭解一下吧。 秋季適合用來煲湯的6種蔬菜   一、土豆 土豆富含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吃後可刺激腸道蠕動,能緩解便秘。新鮮土豆煮後在水中仍能保持塊狀,吃起來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