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北部恐藏零星感染者!感染科權威示警 無症狀年輕人「傳播力強百倍」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幼兒園Delta變異株群聚再度引爆疫情緊張,但隨著各地警覺提高,與幼兒園無關的確診個案卻也越篩越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就點出風險,有可能在台北的某些地區已潛藏零星的感染者,只是年輕族群較少症狀,沒被發現,卻具有比Alpha變異株高上百倍到千倍的傳染力。

指揮中心今(9)日下午公布新增4例本土病例,為3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30歲至50多歲,其中1例發病日為今年9月5日、餘3例為無症狀感染;個案分布為台北市及新北市各2例。

值得注意的是,這4例本土病例皆感染源不明,除了其中一對裝修工夫妻是因為新北染疫大樓相關接觸者匡列被找到之外;另一對同住家人前後確診則是關聯性完全不明,讓黃高彬認為,Delta危機其實早在台北地區四伏。

黃高彬表示,種種跡象,Delta變異株目前看起來已經早進到社區了,只是沒被發現,有可能感染的年輕族群多,較少重症甚至沒有症狀,所以沒被發現,但仍有傳染力,年輕人染Delta變異株Ct值都很低,但病毒量卻可能是Alpha變異株的百倍到千倍,傳播力更高。

現在正是普篩的時間,黃高彬強調,現在盡量把感染者找出來是對的,他推論台灣社區內流行的病毒目前應是Delta變異株居多,畢竟全球現已超過170個國家、有9成確診以上都是Delta變異株。

黃高彬建議,新北幼兒園所有學生跟家族全部都要篩,範圍包括上一代、上二代及同住家人,且不只社區大樓,會用到相關公共空間的人,全部都要篩,否則即使只是丟垃圾、用洗手台等都有可能變成散播中心。

至於該不該升級?黃高彬強調,不同於5月中旬每天1、2百例大爆發的那一波疫情,以目前每天個位數的個案增加來看,還能觀察上一、二周,只要出現連續數日二位數成長,甚至單日三位數個案時,就該馬上升3級。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北Delta源頭是誰? 陳時中拿發病日、抗體結果懷疑「這兩人」

台北危險?疫調曝「裝修工沒進新北染疫大樓」 陳時中坦言感染源待查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表示,國內新增1名武漢肺炎(COVID-19)境外移入個案,於下午2時召開臨時記者會,由發言人莊人祥說明最新疫情。加上今天新增的1例境外移入,國內累計618例確診,分別為526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民視新...

閱讀詳情 »

現代人普遍不愛曬太陽,若加上運動不足、營養失調,恐加重骨質流失、增加骨鬆風險!聯安診所資深營養師徐景宜表示,吃對食物是補充鈣質、預防骨鬆的重要關鍵,尤其飲食要少吃含高磷或碳酸的飲料及含鋁胃藥,並選擇補充奶、蛋、芝麻或高鈣蔬菜等,以強化骨骼健康。  台灣骨折發生率高,光是髖關節骨折每年就有將近2萬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跌倒是銀髮長者常見的居家意外,85歲的廖老先生日前因在家踩小凳子換燈泡,不慎跌落而斷三根肋骨,緊急治療後需再靜養一個多月才能逐漸復原。為什麼在最安全的家也會受傷?醫師表示,很多來急診就醫的長者,都是因為不想一點小事就麻煩子女,或是子女剛好不在家,就自己爬上爬下拿東...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更是女性癌症死因的第4位,而衛福部統計,國人好發年齡約在45至64歲之間,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歲,又以45至49歲婦女的發生率為最高。醫師提醒,若病人及早治療並與醫師密切配合,有機會達到不錯的治療成效,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已經可以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