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千萬別把這三種致癌食物吃下肚,不想患癌就別吃

千萬別把這三種致癌食物吃下肚,不想患癌就別吃

腫瘤是怎麽引起的?和腫瘤有關聯的食物有哪些?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壹些小細節或許就成了引起腫瘤的最主要殺手。壹起來看看妳是不是吃了這些食物,很容易讓妳得腫瘤。

1、過食溫熱性食物

所謂的溫熱性食物,壹是指直接感受到的溫度過高、過燙的食品;壹是指屬於中醫藥性劃分中的溫熱之性食物。因為過於辛熱,容易損傷消化道黏膜上皮細胞,所以這類性質的食品最易誘發的是消化系統的腫瘤。

1)過燙飲食是導致食道癌等消化道腫瘤發生的重要原因。飲食過熱,會損傷、刺激食道黏膜上皮,長期刺激下將誘導組織惡變。中國人的消化道腫瘤明顯高於西方人,就是與中國人多喜熱食,壹日三餐均喜配以熱湯,如菜湯、面糊等有關;相對於中國人,西方人的飲食較為簡單,平時少見熱湯,而多飲用果汁、可樂等冷飲。

2)酒為辛熱之性,長期飲酒,是消化系統腫瘤發病最常見的因素。山東西南地區為食道癌的高發區,就與這壹地區飲食中嗜熱、嗜酒有關。

其實,早在1964年,世界衛生組織就認為酒精飲料的過度消費與口腔癌、喉癌及食道癌有關。在分別對江蘇啟東縣肝癌相對高發的通興鄉與相對低發的西寧鄉進行的調查中發現:前者肝癌病死率是後者的2.5倍。而兩鄉只有壹路之隔,自然環境基本相同,吸煙率也相當,所不同的是肝癌高發區的人們愛喝酒,低發區的人們則喜歡飲茶。

3)同樣屬於中醫熱性食物的還有煎炸、熏烤的食物,這類食物因經過高溫的油炸和烤制,亦隨之變為熱性食品。經研究證實,長期食用此類食品,易於導致胃癌、腸癌、肝癌等。

4)還有咖啡,就像中國人嗜茶壹樣,西方人多喜喝咖啡。美國學者在經過5年的流行病學調查後認為,咖啡因對胰腺癌和膀胱癌的形成有壹定影響。經常飲咖啡的人比不飲咖啡的人患這兩種癌的可能性大2~3倍。在胰腺癌患者中,至少壹半是由於過多飲用咖啡引起的。

2、五味失調

中醫認為飲食應五味調和,甘、苦、酸、辛、鹹的食物要均勻食用,任何壹味偏食,都可以導致疾病的發生。在引起腫瘤的因素中,肥甘厚膩太過與鹹味太過是常見因素。

1)肥甘厚膩太過

中醫的肥甘厚膩之品,屬於甜味、油膩性食物。從臨床研究來看,甘味食物即澱粉類、糖類食物,攝入過量易導致胃癌;肥肉、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能促發乳腺癌、結腸癌、直腸癌和胰腺癌。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腫瘤屬於積證的範疇,《內經》認為,積證就是津液、淤血的凝滯,而肥厚飲食,容易助濕生痰,無疑會加重這些病理產物的凝聚。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經常吃高脂肪飲食可促使肝臟分泌更多的膽汁,進入腸道後,膽汁中的初級膽汁酸在腸道厭氧細菌的作用下轉變成脫氧膽酸及石膽酸,而這兩種物質均是促癌劑,可以使腸道黏膜癌變。同時,脂肪還能為多種腫瘤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2)鹹味太過

 
除了食鹽,鹹味食物還包括鹹菜、鹹魚、鹹肉以及其他腌制食品等。根據相關研究顯示,常食腌制食品者食管癌發病的危險性是不常食用者的2.79倍。嗜食鹹味食物最容易導致的癌癥是胃癌。嗜食鹹魚的日本漁民,胃癌、食道癌的發生較為普遍。嗜食鹹魚亦是致鼻咽癌的壹個重要因素。馬來西亞研究人員發現,沿海居民患鼻咽癌較多,原因與他們愛吃鹹魚有關。我國普查資料證明,在胃癌高發區,人均每天攝人食鹽50克;而胃癌低發區,人均食鹽攝入量僅為6克左右。

實際上,鹽本身並不致癌,引起癌變的原因是高濃度的鹽溶液易破壞胃黏膜保護層,引起黏膜糜爛或潰瘍。在這種情況下,壹旦遭到致癌物質的入侵,就會產促使胃黏膜細胞局部癌變。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只是不可過量食用。壹般認為,正常人攝鹽量應控制在每天6克以內。

3、食用變性食物

1)黴爛食物

黃曲黴毒素已被公認為是最強烈的致癌物,而黃曲黴菌富含於黴爛的谷物、玉米、花生中,該菌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易於生長繁殖,研究發現其可誘發實驗動物的多種腫瘤。這種因素是導致亞洲、非洲某些地區癌腫高發的重要原因。

2)腌制食品

亞硝酸鹽也是公認的致癌物,蔬菜、鮮肉等腌制後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鹽腌的幹魚中,發酵的腌菜、泡菜、酸菜中,隔夜的煮熟白菜、香腸、肉類中都含有亞硝基化合物,如果經常食用這些食物就有致癌的危險。

相關推薦

長期缺牙,不僅影響外觀不好看,咀嚼能力也會下降,小心造成腸胃負擔!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主任張瑞忠指出,缺牙不僅僅是少了幾顆牙齒而已,也會導致食物無法充分咀嚼,以致造成腹脹、腹痛等腸胃問題。張瑞忠主任指出,許多人都以為缺幾顆牙,沒有多大關係,事實上,缺了牙齒後,鄰近牙齒會往缺牙區傾倒,對咬的牙齒也會往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將感冒糖漿當成提神飲料飲用,一天狂飲十多罐,有人因此出現幻覺,被送至精神科就醫!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提醒民眾,千萬不可不當使用感冒糖漿,以免引發成癮問題。台北市藥師公會調查成藥銷售情況,結果顯示,去年國內銷售排行榜中前四名都是感冒糖漿。接受訪查的44家診所在去年總共販售16...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東方人易有色素沈著及斑點問題,長時間曝曬或用錯保養品小心都可能會長斑。開業皮膚科醫師黃雍宗表示,日常生活舉凡像日光燈管、鹵素燈、省電燈泡燈光等,都含有紫外線,若防曬不徹底容易會長斑點;近來,在門診中發現,長時間坐在電腦桌前、檯燈下工作或讀書,皮膚容易出現暗沉,當距離愈近、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在台灣,乳癌的發生率占女性的第一位,且死亡率也位居第四位;奇美醫院整形外科醫師蔡穎瀚指出,乳房是女性重要象徵,甚至也會影響到自信心,但若是罹患乳癌,患者應在術前與醫師詳細討論,把握重建手術時機以及方式,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乳房重建手術分為立即性與延遲性兩類,通常立即性是可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