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又肥胖又健康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你可能體重超重,但是體態良好又健康嗎?換句話說,你可以藉著運動,即便體重從沒減輕,但減少心臟病的風險嗎?

 

[胖但健康]一直是個爭議的問題,儘管無論體重如何,運動絕對是必要,但是很多醫師仍是質疑[胖]可以與[健康]並存的可能。

 

現在,依據新的研究結果,科學家相信即便目前健康的體重過重或肥胖的人,他們得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是比體重正常的人高。

體重過重的人,他們得到中風的機率較高,他們得到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機率是體重正常的人的1.5倍,他們得到心臟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兩倍。肥胖但新陳代謝正常的人比較好,他們得到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3倍。

又肥胖又健康

這篇文章的作者Caleyachetty說:[肥胖不是一個中性的詞,沒有所謂『健康的肥

胖者』這回事。]

但是也有批評者認為這篇研究並不周全,指出這篇研究依據醫師的診斷紀錄做判斷,並沒有探究飲食會不會影響肥胖者的健康。而且,這篇研究判斷肥胖的標準是BMI,但BMI指數不能判別一個人身體的脂肪與肌肉的比例。而且,這篇研究沒有把肥胖者的體能與日常活動計算進去。

 

本篇文章的作者Caleyachetty教授承認它研究數據的不足,他認為有在經常運動的肥胖者,還是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罹患機率。

 

其他研究學者認為這是很重要的觀念。拉維醫師說:[與其叫人減肥,不如叫人多運動,維持體適能健康。因為,沒有人是故意要讓自己肥胖的。但去運動總比較人少吃來得容易。運動,可以讓人保持身體健康,即便身上多了幾公斤的肉。]

 

但是,這篇研究的共同作者Bea博士採不同的看法。她說:[肥胖本身就是一種心陳代謝的疾病。肥胖與低程度的感染有關,容易導致心臟疾病,無論肥胖者的新陳代謝正不正常。]但這也不表示[體重]是健康的唯一標準。因為也有很多正常體重的人,仍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所以,到底健康的標準在哪裡呢?柏克萊大學的教授布萊蕭說:[對肥胖的人來說,無論如何,減輕體重還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但對體重正常的人來說,你還是需要維持一個健康的飲食與健康的運動習慣,才能免於疾病的困擾。]

 

類似情況也適用在體重過輕的人。同篇研究發現,沒有新陳代謝疾病的體重過輕的人,罹患中風的機率高於其他體重正常、甚至肥胖的人。若體重過輕的人本身有新陳代謝的問題,那麼罹患中風的機率就更高。

 

從上述的研究可以看出,過輕與過重,對身體都是危害阿!

 

https://www.nytimes.com/2017/10/26/well/eat/fat-but-fit-the-controversy-continues.html?rref=collection%2Fsectioncollection%2Fhealth&action=click&contentCollection=health®ion=rank&module=package&version=highlights&contentPlacement=1&pgtype=sectionfront

相關推薦

  現代人的飲食與作息,很難避開四高(血壓、血糖、血脂、尿酸)的風險,連吃素都可能因為攝取過量的鹽(鈉),造成高血壓,今天Mary就要來跟大家介紹高血壓的危險族群~     酒精與香菸中的尼古丁會造成血壓上升與心跳加速,增加罹患高血壓的機率。   不常運動,體...

閱讀詳情 »

自遠方眺望新社部落,能看見聳立於部落後方、頗有標竿之風的山頭,新社人稱它為「LALABAN」─意指最高的山,過去引領著早年出海捕魚的新社人們回航,現在則是引領著新社人前進的精神象徵。新社部落是目前保存最多噶瑪蘭語言與文化的部落,靜佇在部落主要道路一旁的香蕉絲工坊便是承繼噶瑪蘭重要香蕉絲編織文化的重要...

閱讀詳情 »

青少年殺手,血癌 血癌是淋巴系統病變的總稱,不僅好發在青少年、成年人也是常見的癌症之一,不幸卻又是幸運的是,血癌相對於其他癌症中,某部分的血癌類型具有相當高比例治癒的機會。 淋巴系統由白血球組成。它分佈在淋巴結,脾臟,扁桃腺及骨髓。淋巴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對抗細菌和病毒。淋巴癌有兩種型態:非何傑金氏淋...

閱讀詳情 »

台灣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針對聲帶麻痹或聲帶萎縮的病患,引進玻尿酸注射治療技術,排除全身麻醉及開刀風險,且無須住院,僅於聲帶注射後禁聲休養三天,大幅提升治療舒適度。台灣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俊豪,不少人都有過聲音沙啞的經驗,常見的病因包括聲帶炎、聲帶長繭、聲帶麻痹、聲帶萎縮等,一般治療方法多以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