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受疫情影響心情跌落谷底 你也有失志症後群嗎?

受疫情影響心情跌落谷底 你也有失志症後群嗎?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48歲阿龍為資深國際導遊,博聞多學、口條清晰加上個性幽默,經營歐美團多年,打出不錯的口碑,每個月可接3、4團,存了不少錢,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卻險些毀了他的人生,因全球鎖國導致無團可帶、旅遊社因而倒閉,他只好轉行擔任保全的工作。

最近他情緒低落、想法負面,覺得人生沒有目標、每日失眠、脾氣暴躁、不耐煩,常為了小事與太太吵架,連跟服務大樓社區居民也處得不愉快,妻子覺得有異,陪同就醫,才知他罹患「失志症候群」。

開業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說,最近1、2個月來,類似阿龍的求診患者明顯增加,這些患者大多自我要求高、把工作當生活重心及目標導向者,從努力工作中獲得了成就感。

因為人生幾乎以工作為主,加上職場表現不錯,但全球爆發疫情之後,突然收入變少了,必須休無薪假或是沒了工作、經濟拮据,頓時失去生活目標,以致出現失志症候群。

楊聰財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商家餐廳歇業,公司倒閉,許多人面臨人生及環境的重大轉變、身心壓力沉重,若無法處理及調整這些壓力,就容易產生無力感、絕望感及孤立感,合併失眠、恐慌、焦慮等身心症狀。有上述症狀者可以參考「失志症候群自我評量表」,了解身心狀況。

(1)每天不容易入睡、失眠。
(2)我覺得既難過又悲慘。
(3)我對生活感到洩氣。
(4)我覺得焦慮煩躁。
(5)我覺得無望無助。
(6)我對很多事情感到生氣。
(7)我喪失生活中的角色跟目標。

若7項中有5項符合自己感受,就可能罹患失志症候群症狀,應提高警覺,如有需要,應由專業精神科醫師協助評估診斷及治療。

在治療上,通常合併藥物與非藥物治療,以藥物來改善患者憂鬱、失眠及焦慮等生理症狀,讓患者找回生活節奏,有體力維持社會功能。另透過心理會談治療,穩定患者情緒及建立正向的認知,並教導正確的舒壓技巧,讓患者恢復睡眠、營養及運動等「三好」功能。

楊聰財指出,疫情險峻,民眾除了做好自我防護措施,應適時舒壓,如果察覺自己或家人出現身心不適症狀時,應盡早尋求醫師協助,重拾生活重點、人生樂趣。
 

更多NOW健康報導
敦睦艦隊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活動足跡
167家「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1指可查 哪些人符合採檢資格?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皮膚癌沒做後續追蹤,連眼球都不保!彰化縣79歲中風的陳先生10年前罹患皮膚癌,病灶在右眼旁,經某醫院手術清除癌細胞後,10年來他卻都沒有追蹤,直到日前因癌細胞侵犯右眼球,造成眼球潰爛才到衛福部彰化醫院就醫,這時只能摘除整個右眼球,再進行外觀重建。整形外科醫師呂明川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之前端午前後店家常將成串粽子掛在門前,一顆顆泛著竹葉清香,入口軟糯香甜,令人難以抗拒。但放縱食慾的結果,往往就是連續好幾天的腸胃不適,胃部隱隱作痛,甚或出現灼熱感,更有人頻頻打嗝,口泛惡氣,排便黏臭,此皆飽食傷胃,造成腸胃罷工的結果。吃多了粽子 妨礙脾胃正常運作臺北市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冬瓜糖是坊間常見的傳統甜食,但日前傳出有業者違法使用工業石灰製作冬瓜糖,引發民眾恐慌。其實政府訂有一套嚴格的食品添加物管理規範。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使用時除應符合「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的使用範圍及限量外,也必須選用於「非登不可」完成登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歲吳姓女患者,從小到大都很瘦(現在身高163公分體重46公斤),隨著年紀增長讓顴骨高的特徵更加明顯;5年前跟交往多年的男友分手,因為感受到男方媽媽對自己不友善,後來才知道是因為男方媽媽相信命相說法,嫌她顴骨太高,恐剋夫、不旺夫。雖然患者本人不相信命相說法,但隨著年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