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乾舌燥以為更年期提早報到? 中醫確診為乾燥症

口乾舌燥以為更年期提早報到? 中醫確診為乾燥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8歲的陳小姐健康無慢性疾病,數月前感到口咽乾燥,喝冰開水後仍覺得口渴無法緩解,以為是天氣過熱所造成;中秋節過後,天氣開始轉涼卻變得更為乾燥,在早晨剛起床睜開眼時,感到眼睛內有乾澀與異物感,說話聲音也變得較低沉沙啞,尤其在吃完燒烤與油炸類食物之後,喉嚨感到非常不舒服,懷疑是否提早更年期,沒想到經由醫師詳細檢查後,確診為乾燥綜合症。

好發中年女性 乾燥症為自體免疫疾病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賴博政醫師表示,乾燥綜合症是複雜的自體免疫風濕疾病,好發族群為40至50歲女性,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發炎,常見為口乾舌燥、口水減少、眼睛乾澀、眼睛有異物感、眼淚減少、眨眼疼痛、視物模糊,鼻、咽、喉、氣管乾癢等,嚴重時會感到吞嚥疼痛、喉嚨痛,用餐時只能搭配水才能順利吞嚥,甚至要改吃流質食物。

疹子、肌肉痛、關節炎 嚴重者腎、肺受損

賴博政醫師說明,乾燥綜合症會影響不同的系統,例如皮膚產生丘疹,或骨骼肌肉系統伴有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及小關節炎,當病程進展到後期時,常發生腎臟及肺臟的受損,大約有6至8%的患者有惡性腫瘤。許多疾病的症狀在一開始都是不顯眼,千萬不要忽視症狀,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若未改善應就醫尋求治療,避免症狀加速惡化。

中醫歸類燥痹 應滋陰潤燥、益氣養陰

賴博政醫師進一步指出,中醫將乾燥症歸於於「燥痹」的範疇,認為乾燥症的病理是陰液虧損、清竅失養,因人體內局部失於滋潤造成化熱發炎,隨著病程進展,甚至會有「瘀」的現象。現在正值秋季,易感燥邪,內外夾雜更容易導致疾病加重。中醫會依照病程發展以滋陰潤燥、補肝益腎、益氣養陰的治療方式改善症狀並提高生活品質。

減少溫補、油炸、辛香料 多食甘涼食物

賴博政醫師提醒,乾燥症病人或易口乾舌燥、火氣大的病人,平時起居更應注意,需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減少食用油炸、燒烤、麻辣、溫補類食材,與大量薑、蒜、米酒、胡椒、花椒調味的料理,可避免症狀加劇。

那這類的患者可以多吃什麼呢?中醫理論認為甘寒生津,因此可以多食用甘涼的蔬菜,如絲瓜、芹菜、青花菜、菠菜;水果類如柑橘、酸梅、西瓜、桑葚等。若在秋冬季,皮膚較為乾澀,可以使用凡士林或是乳液在體表輕微得塗抹,緩解皮膚的乾燥。

【延伸閱讀】

眼乾、嘴乾難解? 當心是「乾燥症」找上門 

24歲女眼睛極度乾燥 輕忽症狀險失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6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暑假來臨,不少年輕學子對抗毒辣太陽的消暑首選就是邀約三五好友一起到KTV飆歌吹冷氣。雖然盡情歡唱可釋放壓力、炒熱氣氛,但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副院長、小兒科主治醫師李明勇醫師提醒,歡唱力道過猛,加上KTV的環境與飲食,容易讓喉嚨受傷,學生族群千萬不要輕忽喉嚨保養。 ...

閱讀詳情 »

台灣高溫悶熱又潮溼的夏季天氣型態,出門頭頂著大太陽,不用多久就感覺頭皮開始大量分泌油汗,尤其是當頭髮出現臭酸異味時,表示細菌在頭皮上作祟,長期下來,如果清潔不當會使頭皮細菌感染、紅熱發癢難耐,導致大量掉髮,再長出來的頭髮比以前細軟,最後變成髮禿。 西醫脂漏性掉髮簡稱雄性禿,是指頭皮出油嚴重,形成因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更年期是女性的人生必經階段,隨著女性進入更年期,卵巢隨之老化,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分泌量開始降低,因應女性荷爾蒙分泌的變化,不少女性會出現如熱潮紅、失眠、萎縮性陰道炎、骨質疏鬆等不適症狀。其中老化性萎縮陰道炎造成許多女性困擾,嚴重者甚至因此夫妻失和,所以女性在更年期時不只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骨科技術日新月異,活動式半人工膝關節置換是個嶄新的手術,然而目前並非所有的醫療院所皆有引進該換置技術,高雄市立民生醫院骨科團隊成立「微創活動式半人工膝關節置換訓練中心」,院長顏家祺醫師表示,微創訓練中心將協助他院的骨科醫師快速、清楚了解關節置換所需技術、並提供技術臨床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