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也陷解封再爆發… 壓力鍋快炸開?醫授5字訣調適心理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自今年5月中旬以來,出現解封再爆發的反覆,讓不少民眾又陷入不安、焦慮、恐慌等情緒當中,究竟防疫「鬆、緊」之間如何拿捏?心身醫學科醫師提醒,防疫期間不僅要顧好身體健康,跟著「安、靜、能、繫、望」5字訣調適心理也相當重要,否則一個不小心恐讓壓力鍋炸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易隆觀察到,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工作、學業、社交活動、休閒娛樂等全亂了調,為疫情必須斷離正常生活,特別是高風險族群以及面對病毒的第一線醫護,心情真是輕鬆不起來。

尤其,許多上班族要分流上班或居家工作,學生也得在家上課,陳易隆說,在家的時間變多,生活作息一定要保持規律,包括充足睡眠、適當飲食、運動,特別是未成年人,家長可以幫忙訂出時間表,安排學習與休息時間;而居家工作者也要自我約束,否則居家上班反而花在工作的時間更長,不知何時要休息,建議在家還是要有上下班時間,工作才有效率,亦能取得生活與工作間的平衡。

陳易隆強調,防疫期間,有心理疾患的病人心理壓力往往比健康族群更大,當壓力越大,負面想法越容易出現,防疫要保持正向思考,運用正確方式因應壓力,不要把事情「災難化」,重點放在自己做得到的事,接受無法改變的事。不要花太多時間瀏覽疫情相關新聞,以免引發更多恐懼與不安,把多出的時間用在學習新事物上,讓防疫生活更加充實。

衛福部「安、靜、能、繫、望」五字訣,有助降低疫情對心理層面的影響:

安:促進安全。做好基本防疫工作,戴口罩、勤洗手,自我健康管理,保持社交距離,保護自己,也能保護別人。

靜:保持心情穩定平靜。從事個人喜好活動如閱讀、聽音樂,好好放鬆,降低焦慮。

能:提升防疫能力。在居家有限空間裡仍要運動,並充實正確的防疫知識。

繫:促進聯繫。利用網路視訊或電話,保持人與人之間互動,如有親友被隔離,更要多加關懷支持。

望:灌注希望。正向思考,相信疫情終會降溫,回復正常生活。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加坡把Detla隔離期縮剩10天 台灣不跟進!羅一鈞曝關鍵因素

指「埃及爸」疑源頭引爆妻不滿 陳時中緩頰:別有這種感覺啦!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紫米又稱為黑糯米,因種皮層含有花青素而呈現紫黑色,可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祕,並含豐富的鐵質,女性尤其喜愛。但清洗紫米時,發現水變得黑黑的,因此對紫米是不是經過「染色」感到懷疑。其實辨識有沒有染色很簡單,農糧署說,只要用手指摳一摳就知道了囉!很多女性喜歡吃紫米,豐富的膳食纖維及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等營...

閱讀詳情 »

天氣熱得受不了,好想吃冰消暑,不過醫師建議,吃冰也要吃得健康,最好自己動手熬煮茶飲,冬瓜茶、西瓜皮茶是最佳選擇,大家試試看喔!節氣進入「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節,大家感受到暑熱逼人嗎?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師鄭宜哲建議,自己熬煮冬瓜茶或西瓜皮茶,不但消暑、利水消腫,而且沒有化學添加物,不必擔心可怕的...

閱讀詳情 »

8歲男童哈維(Zion Harvey)幼時感染敗血病,年僅2歲就切除雙手雙腳,4歲時進行腎臟移植手術,命運多舛。不過哈維生性樂觀,他學會如何用義肢活動、跑步、跳躍,用沒有手掌的雙臂寫字、吃飯。 (圖片翻攝自:http://toments.com/4120/ 費城兒童醫院本月初為哈維進行雙手移植手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