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飽就脹氣 竟是膽囊出問題?

吃飽就脹氣 竟是膽囊出問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阮綜合醫院是台灣最早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的醫院,約在近三十年前,即已率先完成首例腹腔鏡膽囊切除病例。之所以需要切除膽囊,主要是出現結石、息肉、肌腺瘤、急性膽囊炎等症狀。生活中,若出現上腹痛、脹氣,尤其是餐後脹氣,經胃鏡檢查並未發現問題,或服用胃藥也未見好轉,便要懷疑是膽囊問題。有腹痛、脹氣等症狀的膽結石若不立即治療,恐合併急性膽囊炎、總膽管結石或急性胰臟炎,嚴重時還會造成敗血症。

曾譯諏曾在過年時收治一位男病患,他與親友到小琉球旅遊,不料卻在除夕時出現肚子痛症狀,一直痛到初四才至醫院急診,檢查發現患者膽腫大,不僅肝指數高且有輕微黃疸現象,趕緊讓患者住院治療。

緊急安排腹腔鏡手術,結果發現,患者的總膽管大幅腫脹,當下拿掉患者膽囊,而膽管結石的部分則因困難截石而改採迷你開腹手術來取出結石。術後患者復原良好,一週後即出院,但傷口仍不如腹腔鏡微創手術般小。

曾譯諏說,阮綜合醫院每個月平均做三十多例腹腔鏡切除膽囊的病例,主要以治療膽結石居多。

膽結石屬文明病,主要因為人在吃東西時,膽囊會收縮、讓膽汁排出,但許多上班族工作一忙,忘記吃飯時間,膽囊無法正常收縮,膽汁濃度過高,沉澱後就會形成結石,因此,當出現腹痛等症狀時,一定要立即治療,且三餐飲食應定時定量。除用餐時間不規律,膽結石也與家族遺傳有關。曾譯諏收治過家族中不少人均患有膽結石的個案,例如:父母親、小孩都動過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

除了傳統腹腔鏡手術,院內目前也使用單孔腹腔鏡手術,一般從患者肚臍上1公分半左右位置,開一個1公分、兩個0.5公分的小傷口,手術後不必拆線,三天就能出院,僅須門診追蹤。

(本文摘自/全方位診療室/天下文化)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EGFR突變肺癌存活期15年來新突破 第一線治療新希望

火氣大?嘴巴一破再破難痊癒 竟是天皰瘡惹禍!

米粉咬不斷 竟跟用嘴呼吸有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9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今年3月9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3位醫師、2位護理師,帶著重達150公斤的藥品和衛材,協同寰宇國際文化教育基金會志工、長庚體系醫護、台北健康護理大學教授與紅十字會,深入尼泊爾首都山區與西南叢林地帶進行義診,短短10天共有近2千人受診治。義診團員國立台北健康護理大學蔡維河教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最近氣候不穩定,氣溫忽冷忽熱,極易感冒;醫師指出,幾乎所有呼吸道感染都是經由飛沫傳染,最好是使用口罩來防流感!康聯預防醫學戴宏儀醫師表示,冷空氣容易刺激呼吸系統,減弱呼吸道防禦功能,引起氣管平滑肌收縮,黏膜血液循環障礙,分泌物排泄困難,導致肺部感染;因此,在進入換季時節時,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許多研究證實,吃早餐跟學習效果成正相關,可提升學習時的注意力、記憶力,同時促進反應力,提升運動表現。國內學童大多有吃早餐習慣,但據國小學童營養調查顯示,台灣有半數學童早餐攝取過多脂肪、膽固醇,而鈣質、膳食纖維及碳水化合物又有偏少。營養師提醒,吃早餐注意5大原則,即可達到「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參加路跑、馬拉松,已成全民運動,但卻曾出現民眾因身體不適而必須中途停止,亦發生嚴重至猝死的不幸意外。台東基督教醫院家醫科黃信揚醫師建議,若活動現場增加「血糖檢測站」,民眾在賽前測量血糖值,掌握身體狀況,才能讓運動更安全又健康。運動時,身體會開始消耗血糖,超過30分鐘後,肝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