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味精竟然是這樣製造的,簡直是害人精、百害無一利,難怪小吃店老闆總愛加超多!!

味精竟然是這樣製造的,簡直是害人精 百害無一利,難怪小吃店老闆總愛加超多!!

一直都流傳這樣的說法:生產味精的工廠周邊濃煙籠罩、寸草不生,味精是害人精、百害無一利,因此很多朋友家裡都不敢吃味精,這種說法到底是真的嗎?

 

味精是怎樣製作而成的?

 

味精是調味品的一種,是以糧食為原料經過發酵而成,味精本身是一種非常安全的物質。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谷氨酸鈉進入身體後可以分解生成谷氨酸,谷氨酸是人體需要的一種營養素,它可以參與人體的蛋白質合成反應,被人 ​​體吸收利用。此外谷氨酸鈉有很好的鮮味,做菜時加入可以提鮮,吃到美味食物的時候,我們會不自覺的產生愉悅感,所以味精本身並不是“害人精”,只要適量食用就不會給身體造成傷害。建議每天食用量不能超過6g。不可忽視的是味精中鈉含量較高,高血壓、骨質疏鬆的病人要少吃。兒童應少吃或者不吃,以免鈍化味覺,加重孩子的口味,對生長發育帶來危害。

 

雞精和味精哪種好呢?

 

很多人認為吃雞精比味精好,事實上大部分的雞精不含雞肉,主要成分是味精(谷氨酸鈉),然後加入呈味核苷酸鈉、香精等成分,不難看出味精和雞精屬於同一類東西,只是雞精比味精的鮮度更強更豐富而已。

 

使用味精有哪些禁忌呢?

 

不易高溫使用,味精在菜餚溫度很高的時候會發生化學變化,生成焦谷氨酸鈉,會產生輕微的毒素,所以高溫油炸的食物不易添加味精。海產品中不需要添加味精,因為海產品中本身就含有谷氨酸鈉的成分,再次添加實際是一種浪費。拌涼菜時不易直接加味精,可以用溫水溶解後再加入,有更好的提鮮作用。

 

生活中不要盲目的聽信傳言,要學會分辨真偽。在保證健康的同時享受美味豈不妙哉!

via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在COVID-19的影響下,眾所矚目的國際運動賽事「東京奧運」順利開幕。少了時差問題,多數台灣民眾雖無法到場加油,但幾乎也能同時在線為選手加油,中華健兒則用他們一場場的熱血賽事,一掃全台因疫情而低迷的氛圍。 衛福部也特別提醒民眾,觀看奧運賽事心情容易緊張,要記得好好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110年因應疫情擴大急難紓困已於今(30)日審核完竣並撥款,計核定通過86萬7,704件,發出162億9,855萬元紓困金。 衛福部說明,本次配合行政院紓困4.0政策,針對109年曾經申請擴大急難紓困之52萬3,289位民眾,免再提出申請,由政府主動查調,審核後計37...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30)日新增21例本土病例中,14男、7女,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年7月24日至7月28日。個案分布以嘉義縣9例為最多,其次為台北市7例、新北市4例、高雄市1例;其中18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1例疫調中,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有關境外移入病毒基因定序分析,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本周幫8名境外移入個案進行病毒基因定序,7例感染Delta印度變異株,僅有1例感染英國變異株。 ▲7月23日至7月29日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病毒定序結果。(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