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咳嗽、鼻水斷不了… 出生未滿2個月兩度住院全怪百日咳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小寶寶咳不停,要小心可能是百日咳!門診就發現有一名未滿2個月大嬰兒,出現長達2周的咳嗽、鼻水症狀,食慾降低,不得不住院治療,第一次住院,先以急性細支氣管炎治療,症狀有局部改善,沒想到出院回家後2天,又出現明顯的陣發性咳嗽伴隨著偶爾的吸入性哮聲,再度入院檢查,才知是百日咳。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施養真表示,經醫師仔細詢問接觸史,發現小嬰兒的媽媽有慢性咳嗽病史,並於懷孕28至36周未施打自費百日咳疫苗,懷疑因此得到百日咳,經通報採檢並給予抗生素治療後,寶寶逐漸康復。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所引起的呼吸道細菌性疾病,會經由飛沫傳染,傳染力強,由於初期的症狀與感冒相似,如持續咳嗽超過2周、伴隨打噴嚏、流鼻水等,容易被忽略而延遲就醫,進而傳染給家中幼童或其他同住成員,引發群聚感染。

施養真說,嬰幼兒若感染百日咳,症狀較嚴重,尤其是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更是重症高危險群,可能會引起肺炎、呼吸中止、缺氧、癲癇、缺氧性腦症變或因持續性嘔吐引起營養失調等重症。其他年齡層也可能感染,但症狀較輕微。

預防百日咳,施養真強調,最好的方式是按時完成疫苗接種,國內目前百日咳疫苗施打政策針對嬰幼兒於出生後每2、4、6、18個月以及5歲時各接種一劑相關疫苗,因此百日咳發生率已逐年下降,但每3到5年仍會出現一個流行高峰。剛出生的嬰兒尚未接種百日咳疫苗時,易感染,建議孕婦每胎於產前28至36周施打百日咳疫苗,如此才可以透過胎盤給寶寶抗體。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什麼?「針眼」有兩種! 一種熱敷更腫痛、一種冰敷好不了

「美魔女」突發頭暈痛、視力模糊 一檢查腦下垂體腫瘤已逾1公分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灣睽違253天,今天再度新增本土確診案例,紐西蘭籍男機師咳嗽不聽勸戴口罩,讓台灣陷入本土染疫風暴,媒體也緊咬指揮中心是否開罰所屬航空公司?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對著發問記者說,「你這個提醒很好」。他強調,副指揮官陳宗彥明天將與航空業者召開會議,針對相關管制是否轉趨嚴格或是開罰等來進行研議,因為這些都必須...

閱讀詳情 »

台灣睽違253天,今天再度新增本土確診案例,外界也擔心接下來的耶誕、跨年活動是否因此受到影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晚上表示,此本土案例有明確感染源,所以在整個集會指引「不會升級」,也不會限制人數。話鋒一轉,他也宣布「5大集會防疫原則」,嚴格要求地方政府做好防疫應變計畫,並且評估事先準...

閱讀詳情 »

台灣睽違253天,今天再度新增本土確診案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跨年等大型集會活動5大原則,明確要求居家檢疫及居家隔離者等不得參加相關大型活動。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前述違規者,沒有罰一百萬也是不行。陳時中今天晚上親上火線宣布跨年等大型集會活動5大原則,他表示,因為此次本土案例有明確感染源,所...

閱讀詳情 »

台灣253天零本土確診破功,由於耶誕、跨年將至,全台各地皆有大型活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晚宣布五大防疫原則,並要求各地方政府針對大型活動訂定防疫應變計劃。指揮官陳時中也強硬表示,若連最基本要求都沒辦法做好,「那就請不要辦活動」。針對跨年等大型活動,指揮中心晚間公布五大防疫原則,包括戴口罩、帶手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