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單一性伴侶不會感染?醫警告:女性愛滋患者年增3%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

單一性伴侶不會感染?醫警告:女性愛滋患者年增3%

32歲的黃小姐,5年前外出運動時發生突發性休克,後來至醫院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患有先天性二尖瓣膜脫垂,同時併有肺結核與愛滋感染。「你怎麼得了這種髒病?」確診感染後,黃小姐不僅得面對感染的死亡威脅,更讓他難以忍受的是親友不諒解與一連串尖銳話語。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台灣女性愛滋感染者每年約以3%比例增加,至今全台約有2,152名女性愛滋感染者,因社會與家庭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污名化標籤,使得女性長期陷入沈重精神壓力、自我懷疑與不公對待。

產檢時才確診HIV!感染者生活易陷6大困境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鄭健禹表示,在台灣有許多女性HIV感染者,多年來身兼家庭主要照顧角色或受制於社會印象,在感染確診後承擔的壓力多半來自於家中,不僅無暇顧及自身健康、身心困境難以伸張,更導致家庭與親密關係分崩離析。

鄭健禹提到,台灣已經連續3年愛滋新確診個數下降,平均每年下降12至20%,但台灣近5年的女性愛滋感染者仍不斷增加,許多女性常認為「單一性伴侶即無感染風險」,甚至有部分感染者是產檢時才確診,越有近8成女性個案於感染確診前從未做過HIV篩檢,顯示大眾對愛滋感染迷思仍在,女性對愛滋感染缺乏戒心。
許多女性於感染愛滋後往往帶著「被剝奪了生育權利失去女性價值」或是「大概一輩子都無法成為人母」的想法感到自卑、遺憾;就算身為媽媽,希望穩定服藥維持正常生活,仍因懼怕家人眼光而躲起來偷偷吃藥,深受焦慮與負罪感。

愛滋感染者往往面臨6大困境:

1. 應每天固定服藥,卻因害怕被發現只能偷偷摸摸
2. 因為感染而不願意懷孕,影響原有生育計畫
3. 影響家庭經濟收入
4. 更年期提早
5. 即便有藥物副作用仍不敢與醫師討論換藥
6. 其他健康問題

「U=U」卸下愛滋包袱 助女性感染者正常產子
鄭健禹指出,現今愛滋病篩檢及治療方式日新月異,近年國際大力倡導的「U=U」(測不到病毒=不具傳染力)概念,研究已證實女性感染者只要穩定服藥至血中測不到病毒,即使有無套性行為也不具傳染力,感染者也有能力懷孕生子,與一般人一樣享受良好生活品質及美滿家庭生活。

「U=U」對於感染者而言,代表終能卸下長久以來傳染他人的罪惡感包袱,調查中更顯示,有超過9成4的感染者認為U=U有助於穩定自身治療意願。

鄭健禹以臨床經驗分享,一位穩定維持U=U的女性感染者從不相信自己可以懷孕生子,但持續配合醫療團隊定期追蹤、穩定服藥,到現在真的產下一個可愛寶寶,當下可以感受到她希望陪伴孩子一同健康長大的喜悅。

今年桃園醫院以女性培力觀點,發起《女性錄像互助計畫》(The Women’s Video Support Project),邀請3位女性感染者闡述自身故事,並剪輯成《滴水希望》(Hope Drops)影音,將在12月1日「世界愛滋日」當天,於全球100間美術館中放映展出。訴求同理女性HIV感染者的艱辛處境,並給予更多支持、分擔與鼓勵;支持女性感染者在穩定治療下,能重視自己身體健康,讓自己有更多時間與機會來重建幸福。

更多關於《滴水希望》女性愛滋感染者錄像工作坊的活動實錄
更多關於女性愛滋感染者的真實現況請按此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當心!用於治療青光眼、高眼壓的日本進口藥眼水出包。食藥署今(14)日公布最新藥品回收資訊,台灣大塚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塚美特朗持續性點眼液2%」,因為日本原廠通報不純物超標,一口氣有9批、32萬瓶產品得啟動回收,民眾得趕緊查查手邊用藥。而該款藥品健保用量約每年33萬...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日(9/13)證實,高端疫苗施打迄今,總共有12例死亡案件,目前因果關係仍在研判之中。 台中市出現首例疑似接種高端疫苗後死亡個案,是在8月24日接種接種後出現心臟不適症狀。莊人祥稱,該名41歲男性個案是在上周六通報,有高血壓、甲狀腺亢進等慢性病...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記者朱麒鼎/台北報導 宏恩醫療財團法人宏恩綜合醫院在每年9月第三週訂定為「病人安全週」,2021年世界病安活動主題為「把握關鍵,產除風險」。2021年9月13日至9月19日訂定為「病人安全週」,由朱紀洪院長帶領全院主管與醫療品質團隊熱情響應,並與衛生福利部及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訂定...

閱讀詳情 »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台北報導 防疫下的視力危機學童眼科治療暴增 / 報新聞記者鄭儷絲 Covid 19肆虐全球,除了造成經濟衰退外,更嚴重影響人們身心的健康,《美國醫學會雜誌》年初刊登的研究指出,疫情期間學童近視的案例明顯增加,尤其是6-8歲孩童,與前5年相比,去年近視患病率增加了1.4-3倍之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