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嘔吐胸口劇痛後昏迷送醫 竟是大吃大喝導致食道破裂

嘔吐胸口劇痛後昏迷送醫 竟是大吃大喝導致食道破裂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日前,65歲楊先生與許久未見的親友晚上相約吃火鍋、喝酒,大吃大喝,相談甚歡,返家後因酒醉不適嘔吐,胸口卻突然出現劇痛,慘叫一聲後便不省人事。直到家人發現他遲遲沒出來前往查看,才急忙將他送至醫院。急診醫師施予急救並緊急照會胸腔外科,台北慈濟醫院程建博主任依據家屬描述及影像檢查,診斷為「自發性食道破裂」,且已引發敗血性休克,立即緊急手術搶救,以胸腔內視鏡手術,清除滲漏至胸腔的食物、胃液、沖洗胸腔及修補食道破裂處。2天後楊先生轉入普通病房,10天後已能進食,手術2周後順利出院。


食道是具有輸送食物功能、由肌肉組成的通道,上接咽喉、下接胃,長約20至25公分。程建博外科部主任指出,「食道破裂」多見於胃鏡、食道鏡等侵入性檢查造成的傷害,像楊先生這種「自發性食道破裂」的患者較為少見,一般較常發生在大吃大喝且酗酒後嘔吐的人。因食道下段左後方的生理結構較薄,當吃進過量食物及酒精,導致腸胃蠕動變差,使得胃部膨脹,一旦嘔吐,喉嚨緊縮、胃部壓力往上擠壓,食道壓力劇增,即有破裂風險。


食道破裂的診斷必須倚賴病人的病史及胸腔影像檢查,當肺部影像發現肋膜腔有積氣、積水時,加上病人有暴飲暴食、嘔吐等病史,醫師便會強烈懷疑食道破裂造成食物從胃流到胸腔內的可能,考慮緊急手術治療。以楊先生為例,先以內視鏡檢查病人胸腔內部的狀況,並在肋間開1個約5公分的小傷口,清除食物、油漬、胃液,再以生理食鹽水大量沖洗胸腔,確定乾淨無殘留物,才能進行修補手術。因考量術後病患無法由口進食,在手術時順便為他做空腸造廔,以方便灌食、提供營養;術後,放置胃管引流,密切觀察是否有癒合不佳的滲漏情形;10天後,再做食道攝影,確定沒有滲漏、逆流、狹窄等問題,即能採軟質、流質飲食,1個月後則能恢復正常飲食。


程建博主任提醒,若食道破裂時未即時發現而拖延治療時機,恐因食物、胃液積聚胸腔內,引起嚴重發炎反應,引發敗血症,死亡率幾近100%。若大量進食、酗酒、嘔吐後,突然胸口劇烈疼痛、不適,即懷疑食道破裂可能,應盡快就醫,施予手術治療治療、修補,以提高治療成功的機會。此外,民眾應盡量避免暴飲暴食與酗酒,以免因此造成腹脹嘔吐而傷及食道,危及生命。


更多NOW健康報導
▸倒吸鼻涕不擤出來 下場可能導致內耳積水耳鳴嗡嗡響
▸提升大腸鏡偵測率清腸要徹底 檢查前3天應採低渣飲食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異位性皮膚炎反覆發作難擺脫 中醫調養攻略由內而外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歷經百天終於迎來本土「+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25)日沒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患,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目前沒有辦法說社區清零,但可以視為本土疫情相當穩定,境外移入威脅仍在,這2周將是非常重要觀察期。 ▲8月25日新冠新增個案狀況。(圖/中央流行情指揮中心提供)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在8月25日與26日,舉辦線上國際研討會,分享傳染病數位工具應用在台灣利用科技防治傳染病成果,由前副總統陳建仁、衛福部次長薛瑞元、疾管署署長周志浩署長與18國產官學專家,希望能提升亞太抗疫能力。 疾管署表示,研討會主題「APEC亞太地區傳染病數位工具應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爸爸媽媽帶4歲的陳小弟弟來到眼科看診,原因是陳小弟弟看電視時總是頭歪一邊,而且會越走越近,家長懷疑小弟弟看不清楚,所以來到醫院檢查。視力檢查結果,陳小弟右眼最佳視力為0.5,左眼最佳視力為0.4,進一步經過散瞳後檢測,陳小弟雙眼超過400度遠視,以及超過200度的散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歲的吳小姐這一個月都有咳嗽的症狀,起初有點乾咳,後來越咳越嚴重,因為適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咳嗽不僅難受,也讓自己跟身邊的人造成壓力,擔心是否染疫;吳小姐緊張的就醫,在排除了新冠肺炎並且在醫師抽絲剝繭下,吳小姐在飯後跟睡前的咳嗽症狀最劇烈,再安排相關檢查後,診斷為胃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